汪曾祺的野菜情

作者:孟祥海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15

  汪曾祺对野菜情有独钟,他写过多篇与野菜有关的文章,不厌其烦地向读者介绍“故乡的野菜”。他说:“凡野菜,都有一种园种的蔬菜所缺少的清香。”可谓一语中的,也是对野菜品质评价的不刊之论。

  汪老写过的野菜有十几种,象枸杞头、荠菜、马兰头、马齿苋、莼菜、苣荬菜、江荠、猫耳朵、抱娘蒿、车前子、灰菜等。他还仔细读过同乡明人王磐的《野菜谱》,对于书中收入的五十二种野菜,大部分都认识,还在文中引用过一些。可见,对于野菜,汪老可以说是“见多吃广”。

  说起吃野菜,汪老更是行家。他把吃野菜的总体原则概括为一句话:“野菜多半带一点苦味,凡苦味菜,皆可清火。但是更重要的是吃个新鲜。”“吃个新鲜”,可谓是吃野菜的“灵魂”所在。比如荠菜:“荠菜焯过,碎切,和香干细丁同拌加姜米,浇以麻油酱醋,或用虾米,或不用,均可。这道菜常抟成宝塔形,临吃推倒,拌匀。拌荠菜总是受欢迎的,吃个新鲜。”还是抓住了荠菜“新鲜”的特点。另外,荠菜还可以炒着吃、包馄饨、包春卷、包圆子。他还介绍了一种荠菜的吃法——“翡翠蛋羹”:一个汤碗里一边是蛋羹,一边是荠菜,一边嫩黄,一边碧绿,绝不混淆,吃时搅在一起。可谓是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

  对于野菜,汪老不仅吃得有味,更写得精彩,他用极简略的文字就将一种野菜的特点及吃法概括出来。比如他说:“蒌蒿薹子,加肉炒食极清香……”“枸杞头也都是凉拌,清香似尤甚于荠菜。”“车前子,这东西有一种童话情趣。”“齿苋有点酸酸的味道,不难吃,也不好吃。”可见,他对野菜的习性及做法、吃法非常熟悉。

  不仅如此,汪老还经常去野外采摘野菜。“有一次发现钓鱼台国宾馆的墙外长了很多灰菜,极肥嫩,就弯下腰来摘了好些,装在书包里。门卫发现,走过来问:‘你干什么?’他大概以为我在埋定时炸弹。我把书包里的灰菜抓出来给他看,他没有再说什么,走开了。灰菜有点碱味,我很喜欢这种味道。”为了一口野菜,竟与钓鱼台国宾馆的门卫“较上劲了”,这汪老也实在可爱极了!更重要的一点,是汪老常借野菜抒发对故乡的殷殷深情:“过去,我的家乡人吃野菜主要是为了度荒,现在吃野菜则是为了尝新了。喔,我的家乡的野菜!”这最后一句说得多么自豪!他对故乡的赤诚热爱之心,就在这些不起眼的野菜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天了,是挖野菜的时候了。踏青挑菜,是很好的风俗。”是啊,又到挖野菜的时节了,我好想和汪老一起漫步田野,一起辨识各种野菜,这是荠菜、莼菜、马齿苋……我多想和他一起聊聊他那些“故乡的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