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以书会友 共沐书香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09
《“阅读新时代”主题征文优秀作品集(2023)》(人民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是一部独具特色的书,书的作者同时也是阅读征文的读者。这是一部专门谈读书体会、读刊收获的书,是一部有丰富出版价值和阅读价值的书。作品集的出版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动全民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主题征文活动的开展,获奖作品的出版,在全社会树立了一个很好的读书导向,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到阅读中来,在建设书香社会中有效地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二是有利于提高阅读的质量。阅读征文推动更多的读者勤奋读书、用心读书,力求做到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些获奖作品是检验阅读成效、提高读书质量的重要标志。从这次阅读征文与获奖作品来看,参评和获奖的文章质量都很高,不仅主题鲜明、导向正确,而且感悟深刻、成果丰硕。读书的视野开阔、题材丰富,特别是经典名著较多。读刊的范围很广,既有时政理论类期刊,也有耳熟能详的大众期刊,还有工作指导类、科普类、学术类期刊。从获奖作品中,看到了读者阅读书籍和期刊的体会与收获:有的启迪人生,有的开启智慧,有的增长本领,有的推动工作,有的提升修养,有的改变命运。
三是有利于促进精品出版。我们常说,出版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一道彩虹。我们提倡读者要多读书、读好书,就需要推动出版单位出好书,作者写好书。这次主题征文活动的开展,征文获奖作品的出版,检验了多年来出版的成果是丰硕的,与此同时,催生了不少新的精品力作的出版。征文作品的获奖既是对读者的奖励,也是对出版工作者、期刊工作者的褒扬,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激励更多出版单位多出好书,引导更多期刊单位刊载精品力作。
全民阅读鼓励读者多读书、读好书,还要引导读者善读书。善读书才能更好地提高阅读的质量,做到读有所获、读有所成。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朱熹说:“一心在书上,方谓善读书。”朱熹讲的是善在“心上”,做到读书时心无旁骛,雷打不动。如果心不在焉,千万种读书方法也是枉然。晚清政治家曾国藩对读书之法另有心得。他认为,“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在曾国藩看来,读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四个要素都不能相互替代。曾国藩所论读书之法,确有参考价值。看与读是讲读书的两个相互关联的阶段,看是浏览,读是精读;写与作是读书的深化,所读之书的运用,检验读书的成效。每日如能做到看、读、写、作,不仅读的效果更好,而且用的功效显著。由此看来,“阅读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意义重大。这项活动既是善读书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入推动全民阅读的有效举措。希望“阅读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