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研究赋能全民阅读推广

作者:本报记者 孟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02

主题:以数字力量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嘉宾: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理事长 李忠(中)

   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研究员 马萧萧(右)

主持:《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孟真


  7月28日下午,在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现场,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联合发布了《2023年度“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品牌传播影响力大数据研究报告》。同时,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理事长李忠与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研究员马萧萧围绕“书香中国万里行”、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以及“妈妈导读师”等品牌活动,分享其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推动全民阅读理论研究


  《2023年度“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品牌传播影响力大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度全民阅读品牌展现出四大发展趋势:头部品牌引领深入阅读;数字化推广持续升温;文旅融合推动高品质文化消费;全民阅读品牌矩阵形成。李忠表示,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联合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连续4年发布这一报告。4年来,报告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了从定性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重大转变,同时研究视角从单一的供给侧拓展至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双向研究,使得分析更加全面和深入。通过逐年优化分析模型,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报告的精准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为各级政府、阅读推广机构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马萧萧介绍,本次报告涉及40多个考察指标,报告中的综合传播影响力榜单是评估各品牌传播效果的核心。它综合了传播力和影响力两大一级指标,传播力方面详细考察了品牌的传播广度、深度和信息增益及触达度,通过报道量、报道字数、原创及转发情况、不同级别媒体报道量等细分维度,全面反映了品牌信息的覆盖范围和实际效果。而影响力则聚焦于品牌在市场中的认可度与互动度,通过官方账号的搭建情况、粉丝量、点赞量、阅读量、评论量及收听量等具体数据,直观展现了品牌在受众中的认知度和互动活跃度。报告还特别设立了美誉度榜单,以官方媒体报道情况、央媒发布量及各平台点赞量等作为关键指标,加权计算得出各品牌的美誉度。这一板块的加入,使得评估体系更加完善,为公众对各品牌的真实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智库还构建了对标国家政策、对接百姓需求、省市间对比、自身纵向对比以及对比优秀理论研究与制度建设等五个维度的评价体系。


  发挥阅读品牌引领作用


  在访谈环节,两位嘉宾结合报告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应用、成效及未来展望。李忠介绍了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的创办与发展历程。“红沙发”系列访谈已成功举办12年,邀请了王蒙、余秋雨、刘慈欣等众多作家、出版人和阅读推广人,通过访谈分享好书与阅读心得,成为书博会上的全民阅读推广风向标。

  李忠认为,在全民阅读推广过程中,定性研究作为一种深入剖析现象、理解行为动机与观点的方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与全民阅读媒体联盟正是通过定性研究,特别是通过个案积累的方式,不断探索和积累全民阅读的经验方法,进而推动精品出版,实现出版与阅读的良性循环。“书香中国万里行”活动则是通过实地走访全国多个省份和城市,树立书香榜样,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基层。此外,“妈妈导读师”品牌活动和“微笑彩虹·书香温暖童年”公益阅读活动,通过关注亲子阅读和图书捐赠等关爱活动,为更多的家庭与孩子带去阅读的快乐与成长的力量。同时,他还提到“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推荐活动,向全社会推荐传播精品阅读内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荐创新阅读方式、推广阅读方法的优秀阅读新媒体号。

  在谈及这些品牌活动与《“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品牌传播影响力报告》的关系时,李忠说:“这些活动不仅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支持,还通过实践探索了全民阅读的有效路径。”通过品牌活动的推广和影响力研究的深入,可以更好地指导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让更多的人受益于阅读带来的精神滋养和文化提升。


  各地推广特色凸显


  马萧萧结合案例,更深层次地解读了报告中的具体内容。长期以来,北京这座城市在全民阅读推广方面在全国范围内保持着领先地位,“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是值得深入研究和作为标杆推广的案例。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此前连续两年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算法、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对北京阅读季活动进行了全面、精准、动态的评估,这一过程从最初的一个综合性报告开始,逐步深化和细化,最终扩展到了6个专项的专题报告。2023年,北京在阅读活动中围绕“中轴线”这一主题,不仅出版了大量相关主题出版物,还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这些活动对北京中轴线申遗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进一步证明了全民阅读活动与国家政策、城市文化发展的紧密关联。

  上海则以上海书展为核心,打造了一个全民参与的阅读盛宴。书展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还激发了他们的购书热情。市民们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习惯,他们会在书展期间,提着拉杆箱,大量购买自己心仪的书籍。李忠补充说,上海书展与上海市委宣传部的基本宗旨高度契合,即在书展期间,不仅要把全上海市最好的书籍筛选出来展示给市民,还要把全国其他省份和城市的优秀书籍放在突出位置,让上海市民能够一站式购齐最近几年的最新、最好的书籍,以及往年的畅销书和经典书。这种独特的布局和丰富的书籍资源,再加上优惠的价格,使得上海书展成为市民们争相前往的购书盛宴。

  马萧萧还对书香岭南、书香湖南、书香河南、书香云南等地区的全民阅读活动案例特点作了介绍和分析。同时,大量城市全民阅读品牌如书香成都、书香杭州、书香苏州等在推动全民阅读、满足百姓阅读需求方面都有着各自的探索和实践,近年来传播影响力显著提升。智库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持续关注城市全民阅读品牌的个案研究,希望明年可以推出省、市相对独立的全民阅读品牌传播影响力报告,以期为全国范围内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经验借鉴。


  数字技术开创新路径


  对于智库的下一步计划,李忠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一、以省为单位,进行全民阅读的横向、纵向以及五个维度的对比研究。这包括与中央的要求、人民群众的需求、自身的愿景和初心、兄弟省份以及理论建设和立法规划进行对比,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二、针对特定区域进行深入研究,如东北地区可以通过全民阅读来推动其振兴,结合教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为东北地区的五位一体建设作出贡献。三、关注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文化一体化区域。他建议通过全民阅读来打通这些区域内的经济文化融合,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对比分析报告。四、对东部、西部、中部等不同经济带进行分类研究。李忠说:“不同经济带的文化建设问题具有其独特性,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和研究,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五、关注老少边穷地区妇女和儿童的阅读问题。“这些地区的阅读服务改进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李忠说,智库需要特别关注这些地区的阅读推广和服务改进工作。

  全民阅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赋能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我们有理由相信全民阅读事业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