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房”读书分享会:

共话文学与人生的碰撞

作者:本报记者 李婧璇 通讯员 冯圆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12


“新华书房”读书分享会现场。 余萍 摄


  “没有文学,我只是生着、活着,有了文学我才是生活着”……在今年江苏书展上,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举办的“新华书房”读书分享会上,“外卖诗人”王计兵、电视剧《乔家的儿女》编剧杨筱艳以及宜兴作家乐心齐聚一堂,以“让文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题,共话文学与人生碰撞的“奇迹”。


  王计兵:文学让我找到人生方向


  谈到文学带给自己的改变,王计兵这样说道:“我认为文学可以修正一个人,可以让你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我更相信文字是所有事物的种子,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文字、喜欢文学,只要我们拥有了种子,春天迟早会来。”

  1988年刚开始打工生涯的王计兵,因着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天天晚上靠长跑来纾解内心的困顿。有一天晚上,他跑步时发现了路边的旧书摊,突然生出“久别重逢”之感。于是,在不影响书摊售书的前提下,他开始免费看书。从此以后,每天夜幕来临时,王计兵都会如约来到旧书摊,在昏黄的灯光下,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古龙、金庸等作家的作品,“很多书都没读到结尾,就被买走了”。

  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王计兵只创作,但并没有投稿。这期间,他在拾荒得来的废纸上写诗,捡到书后读完再拿去卖,实在没书读太难受了,就去新华书店买本新书,然后放在泥土里“做旧”,再大大方方地拿回家……

  王计兵现场分享的自己坚持阅读与写作的经历,感动着前来参加分享会的现场听众们。王计兵的粉丝、外卖小哥王昆便是其中之一。他很有感触地说道:“书看似无用,却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缤纷世界的多彩。在送外卖的过程中,我也像王计兵那样看到了人间万象,看到了万家灯火,了解到世间的悲欢离合。我将继续读好书、读经典,像他那样守护好心中的光。”


  杨筱艳:读书和生活滋养创作


  “对我来说,文学很简单,就像洗脸刷牙一样自然;文学又很崇高,没有文学,我只是生着、活着,有了文学我才是生活着。”谈及文学对于自己的意义,杨筱艳如此动情地说道。

  杨筱艳至今仍记得自己上小学三年级时参加作文比赛,获奖作品中包括《少年文艺》杂志等青少年读物,“其中有一本《中外著名文学家故事集》,开启了我与文学的缘分”。从书中,杨筱艳知道了莎士比亚、狄更斯、哈代、雨果、鲁迅、老舍等作家。“突然之间我觉得我有了一点点朦胧的理想。后来我又在一次作文比赛中获奖,我的语文老师用他半个月的伙食费,给我买了一本唐圭璋先生主编的《唐宋词选注》。”她饱含深情地回忆道。

  回忆起大学期间开始创作投稿屡屡失败的经历,杨筱艳至今仍记得大学语文老师的教诲:“筱艳,你搞错了写作和生活的关系顺序。你还没有读书就要写书,你还没有生活你就要写作。”至此,杨筱艳开始关注生活,同时专心读了很多很多的书。

  谈到自己的儿童文学处女作《五四班那些事》,杨筱艳坦言,学校的良师,书籍的益友,生活中那群可爱可气的孩子们,引领自己走上了创作之路。


  乐心:被文学打磨的温厚“包浆”


  在“新华书房”读书分享会上的现场,乐心看到了很多从外地赶来、为文学奔赴的读者,她很是动容,感慨这些读者身上散发着书卷气,“这种书卷气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岁月‘包浆’。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光泽,拥有被文学打磨的温厚‘包浆’”。

  “媒体人的特点是天天跟世界对话,唯独没有时间跟自己对话,所以回到故乡后,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大地上的一棵庄稼。”乐心从报社副总编的位置退休后重返故乡,形容自己“像一条鱼塘里的鱼奔向了大海的宽广”。

  乐心将创作视角投向家乡以及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我在乡土大地上追寻,那些皓月之光、那些萤火微弱之光,都是大地上的生命之光”。她说,她笔下的人物有的是“皓月之光”,但更多的是那些平凡的生命,他们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而是“一把种子落在泥土里开出花来”。

  这些小人物,让乐心想到“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乐心坦陈:“当我与大地上生生不息的那些人相识相遇的时候,我真正体会到,流光没有把我们抛弃,我们生命的精神就凝结在蓬勃的绿芭蕉、甘美的红樱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