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图书与文物的双向奔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12
暑期如约而至,这个时候除了旅游景点之外,还有哪里人气火爆?答案中,一定有博物馆。很多博物馆馆内人头攒动,这样的景象,想必我们从大屏小屏上都已经“领教”过了。
近年来,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多人外出游玩时的必打卡之地。一件件出土文物,不仅让参观者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审美标准,直观领略泱泱华夏的灿烂悠久。作为历史的见证,文物生动展现出中华文明弦歌不辍、中华文脉绵延不绝。
如果说,考古是探索文明的“第一现场”,那么博物馆则是进入文明的“第二现场”。在这里,万年、千年的历史进程被高度浓缩,普通大众也能乘上“时光机”,与古人的生活面对面。博物馆热带动了相关文化类图书的策划与出版。如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如何从文物中看出门道,读懂历史,书籍就发挥出天然的优势,自然就承担起历史文化之旅中“导游”的角色。我们不妨脑洞大开的设想一下,如果沉寂数千年的文物开口说话,会讲述什么样的故事?借文物之口讲述中华民族故事,引导读者从历史深处探寻,循序渐进读懂中国,不少图书已经在尝试,从历史深处寻找物证,借助文物实现意象化的表达,通过构建物史互证的话语体系,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解读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独特角度,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我们在博物馆,看的不只是单个文物,每一件藏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展览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一本书从文物的角度串联起文明,读者就有了一座身边的“博物馆”,让我们不仅读到了藏在文物背后的一个个故事,一本角度新颖、干货满满的图书,更是读者进入文明的一种方式。
我们追溯历史,其实也是想追问我们是谁?从哪里来?我们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的文明。如何让大众进一步认识悠久的历史,博大的文化,图书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好助手”,而文脉的传承离不开《尚书》、《论语》、二十四史等代表着中国文化精神的经典,也离不开中华大地上百万年以来留下的各种文物。
文物从“活”起来,到“火”起来,自然也离不开图书出版的助力,在阅读中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阅读给了我们这样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