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回答 何以中华

作者:本报记者 韩萌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12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延续力和融合力,表现出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如果将中华文明看作一条浩浩汤汤的大河,那数不清的文物便是那朵朵浪花,考古学不止在于打捞遗珍,也在为这条从远古奔腾而来的河流寻找时间留下的刻度。本期《读周刊》关注从文物以及考古学角度展现中华文明的相关图书,它们为我们铺就了一条时间轴,向前溯源,可知我们从何而来;向后瞻望,可观我们向何而去。

  物史互证

  “如果把中华民族比作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就是:家史,没有断过;家人,没有散过。一旦深刻地体悟到这一特性,我们就不能不心生敬意、心生热爱。”《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四川民族出版社)一书的主编、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表示,在编写这本书时,心中怀有一种深深的神圣感。

  该书用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以文物为主要载体,以“物”“史”互证为核心,着力构建一个能够承载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过程的文物谱系。基于中国民族博物馆的使命感,书中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等历史文化资源,从最开始的一个展览,到现在衍生为一部书,并且目前已经出版了中文、英文、中英双语、汉藏双语、汉彝双语等不同语言版本,这样的探索不论是在国内的博物馆界,还是在民族学界,都是第一次。

  作为一项选题重大、内容丰富的工程,该书以考古发掘成果为基础,同时又超出了考古学研究的范畴,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学科。郑茜表示,精心遴选出的100件文物,既可以理解为一部微缩版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叙事框架。100件文物就是100个密码,一一敲击,便可以真切地回到历史现场,解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基因。

  后母戊鼎、红山文化玉龙、釉彩大瓶、人面鱼纹彩陶、《瑞鹤图》、斗彩鸡缸杯、唐摹本《女史箴图》……《何以华夏:文物上的中华民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挖掘这些耳熟能详的文物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审美价值、时代价值,生动还原中华民族历史大背景下的武王伐纣、春秋争霸、秦始皇统一中国、丝绸之路、少数民族大融合等一幕幕历史大剧。该书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翁淮南主编,由国博约30位专家共同参与编写,从国内外约50家博物馆中甄选出200余件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刻石、书画、丝织品等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文物,借文物之口,讲述中华民族历史故事,在洋洋洒洒间阐述家国概念,追寻华夏儿女生生不息的血脉根源,全书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浩瀚的长河之中娓娓道来,用一件件洗尽铅华的文物带读者领略那段尘封岁月中的吉光片羽。

  书中配有300余张文物高清大图、局部细节图、复原图、线条图,以及书画、拓片、壁画等,为读者打造了一场视觉盛宴,比博物馆参观更近距离、更细节、更轻松。同时,书中还梳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大事记,呈现给读者一个清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脉络,引导读者从历史深处读懂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编写团队中既有出色的青年考古学者,也有优秀的文博工作者,既有在大学讲坛传道授业的教师,也有初出茅庐、崭露头角的学术新秀。”作为主编之一,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博系副主任鲁鑫表示,在阅读《何以中国:我从考古现场来》(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过程中,读者将结识一位又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正是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通过解读和认识转化为新的历史知识。该书讲述了考古背后的故事,文物发现的历程,通过考古与文物的结合,揭秘悬而未决的历史谜题,书中不仅展示了考古学家如何利用发掘资料,多方面阐释生活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如何凭借智慧创造出多元而丰富的中华文明,而且数百幅精美的文物图片和考古现场图片,让读者更亲近考古现场,感受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奇迹。

  考古学阐释

  在认识中华文明格局形成与特点的过程中,拥有大历史宏观视角和长时段时间维度的考古学充分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作为一门以田野考古发掘实物资料为基础的学科,考古学伴随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在不断深化。

  结合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文明中国: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考古学阐释》(科学出版社)围绕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进行实证性阐释,同时细致解读每一个突出特性的内在特质、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对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深刻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组织撰写、编辑出版是考古学领域一次有意义的科研探索,为今后从考古学角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具有示范意义。

  不断发展的考古学,促使着这门学科不断向大众开放,从“象牙塔”中走出,向更广泛的读者群体传播知识。跟随《源来如此:跟着考古学家去探源》(四川人民出版社)这本书,读者沿着知名考古学家们近20年的足迹,开启一场中华文明探索之旅。书中既有通俗轻松的语言,也有图文并茂的呈现。在编撰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学家王巍以20余个重大考古发现为框架,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从考古学的角度让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程有了点、线、面的系统呈现,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从而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民族认同。

  “在当前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我们在实物遗存的发现、材料的科学分析,乃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陈胜前在《中华文明格局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书中既肯定了研究取得的进步,也表达了相关理论的研究也要并驾齐驱。这本书围绕中华文明起源展开一系列理论思考,抛砖引玉,希望能够促进有关理论研究的发展,书中以考古学视角回溯中华文明起源史,考察四大史前时代文化生态格局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正如作者所说,对于中华文明探源来说,关注的是作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中华文明,即文化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是怎么形成的,作者通过层层剖析,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是一个突然出现的事件,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有独特节奏的‘三部曲’,其中波澜起伏,异彩纷呈。”

  增强文化自信

  有趣有料的文物、考古类科普读物,总能引起青少年读者的好奇心,拓展他们的视野,吸引他们走进中华文化的世界。以文物探源的创新视角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能够切实加强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作为“大湾区合作出版计划”的最新成果,《读懂中国——用文物讲述中华上下五千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由内地和香港的文物学家共同创作,这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历史知识百科全书,精选千余张高清文物照片,以文物讲史,讲述中国从原始社会到明清五千多年文明的发展历程。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在世界文明互动的视野下,对比古代埃及、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的文明进程,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背景下论述中国历史,为历史的叙述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只有读懂世界,读者才能恰如其分地理解中国的文化,也才能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称赞这本书:“中国考古百年来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精准地运用起来,让束之高阁的考古出土文物生动而鲜活起来,使中国悠久的历史原貌跃然纸上,别开生面地展现出来。读者从中可以深刻领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承有序,延绵不绝,由此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写孩子看得懂的科普读物,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穿越时空看文明——全景手绘中国史》(石油工业出版社)聚焦“衣食住行”四大生活主题,对身边事物追本溯源,书中涵盖800多个知识点,1000余幅手绘,为孩子打造了一座可以带回家的“历史博物馆”,这套书唯美写实的手绘风格,容易吸引小读者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书中大到建筑、宫殿模型、街道场景,小到家居布置、交通工具、人物服饰等内容有据可查,均出自历史专著、考古报告、出土文物、传世美术作品、影像资料,经过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审核,用故事、情景、图解、注释梳理历史进程,帮助孩子树立清晰、准确的历史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