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真能抓到“活鱼”
——一篇获奖新闻消息的采编感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11
核心阅读
好新闻的关键是“重”,意味着在一个时期内,对国家、对地方、对广大人民群众有着重大而深远影响的题材。主流媒体只有紧紧抓住“重”,做大做深做活新闻,才能使报道有声有色,最大限度地提升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前不久,曾任山西潞安化工集团石圪节煤矿瑞福莱醋业公司副总经理的原文刚给记者发来一条微信,只是简单朴实的两句话:“销售非常好,再次感谢你们!”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的是原文刚和他的矿友们,那次深入石圪节煤矿的采访使记者深刻认识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任重道远,也近距离感受到了这些煤矿转岗工人的可亲、可敬、可爱。没有他们的甘于奉献与吃苦奋斗,也不会有我们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节目奖及山西新闻奖一等奖的长消息——《煤炭“老标兵”石圪节关井停产》。
题材重大,高屋建瓴的选题
好新闻的关键是“重”,意味着在一个时期内,对国家、对地方、对广大人民群众有着重大而深远影响的题材。主流媒体只有紧紧抓住“重”,做大做深做活新闻,才能使报道有声有色,最大限度地提升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潞安化工集团石圪节煤矿始建于1926年,1948年通过矿工起义成为当时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解放收复的第一座煤矿,数十年来以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精神”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煤矿一枝花”,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然而,经过多年开采,这一矿井资源枯竭,成为当年山西首批关闭的煤矿之一。
众所周知,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资源枯竭的矿井何去何从、路在何方,全国都在看山西。当时,面对煤炭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山西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发展的高度,煤炭行业向“绿”而行,向“新”发力,扎实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工作。山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编辑部决定,采写一篇重点报道,倾情讴歌山西煤炭工人“有素质、有纪律、识大体、顾大局”的崇高品格,生动反映山西煤炭行业在高质量发展中主动作为、勇于实践的责任与担当。而这篇报道选择的主角正是拥有90多年建矿史的矿山老典型——石圪节煤矿。
主题,是新闻作品的灵魂。好新闻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看是否主题重大,是否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从这点上讲,这篇长消息无疑具备了大局意识、国家意识与全局意识。
深入基层,身入心入地采访
作品的选题考验的是记者的“眼力”,而“脚力”是新闻人的看家本领,也就是常说的——“脚底板下出新闻”。只有深入基层,践行“四力”,才能采写出好新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好新闻永远是用脚走出来的。这些年,山西综合广播统筹协调报道力量,定期组成精干报道小分队,深入全省各地,通过蹲点采访、跟车随访、职业体验等多种途径,以融入基层群体、挖掘鲜活事例的踏实作风,蹲守基层抓“故事”,扎实推进各类主题采访,《深深的牵挂 殷切的嘱托》《吴家庄脱贫记》《放下锄头种太阳》《煤炭“老标兵”石圪节关井停产》等报道先后获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电视大奖。
作品要上去,记者要下去。记者连续在潞安化工集团采访一周,深入石圪节煤矿、高河煤矿等多个矿井,采访对象达十几位,录音素材10多个小时,记下采访笔记约1万字。阴暗潮湿的矿井、蜿蜒曲折的土路、洒满阳光的苗圃、尘土飞扬的矿区,都留下了记者的足迹,这为我们之后的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挖掘故事,提升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扎根基层,让我们捕捉到了三个典型人物的动人故事。
第一个典型人物是老矿工杜金明,他在石圪节煤矿有个绰号叫“硬骨头”。年轻时曾连续下井两年三个月没休息一天,纵然伤痛在身,也从没流过一滴泪……
石圪节人下井挖煤是行家里手,酿醋从来没干过。我们采访到的第二个典型人物是已入不惑之年的原文刚,他是最早一批走出矿井、实现转型的矿工之一,当年是矿上瑞福莱醋业公司的副总经理。外人永远无法想象转型的阵痛,第一次跑市场见客户时,他甚至连门都不好意思敲……
刻苦求实的石圪节精神代代相传。矿井人员分流方案尚未出台前,第三个典型人物——大学毕业生张晨阳和工友们二话不说,先到油用牡丹种植项目基地上班,泡在田间,边干边学……
石圪节人的每一个故事和细节都让我们震撼、深思、感动。就在这样一种感动中,记者三易其稿,通过老、中、青三代煤矿工人的讲述架构稿件,用故事与细节强化报道的贴近性与可听性,第一时间写出了《煤炭“老标兵”石圪节关井停产》。这是当时众多媒体中少见的用消息形式迅速、准确、全面、生动地为这个煤矿老典型重大历史时刻留此“存照”的稿件。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山西省发改委、能源局等有关领导认为,这篇报道别出心裁,角度新颖,以小见大,对推动煤炭领域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通过声音进行叙事,灵活运用实况音响,巧用新闻采访素材,有机融入新闻背景,充分发挥同期声的作用,较好地发扬了广播的声音传播优势,做到了“用好声音,讲好故事”。
特别让我们开心的是,采访中结识的很多矿工还和我们成了朋友,经常分享矿上的各类新鲜事,让人暖在心间。
时代主旋律、社会正能量,始终都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要想打造无愧于时代的新闻精品,少不了跋山涉水,更需要身入心入。只有扎根基层,心系百姓,我们的新闻报道才能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这也许是这篇作品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与启示。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