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纪录片高质量发展:

守正创新并重 内外兼修为美

作者:本报记者 张君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7-10


  纪录片是记录时代、传承文化、促进交流的重要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时代的镜像、文化的载体,更是连接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桥梁。在全球化的今天,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在不久前闭幕的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纪录片论坛上,众多一线纪录片人汇聚一堂,围绕“新时代纪录片的文化使命与文明互鉴”主题,探讨如何通过纪录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实现文明互鉴,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在与会者看来,谈论纪录片的高质量发展时,不仅要看到其背后的技术进步和手段创新,更要关注其内容的深度、叙事的艺术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进而承担起新时代纪录片应有的责任。


  谈特色 创作要有中国气质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在去年全年上星频道播出的电视节目中,纪录片的播出时长排名第三,紧随电视剧和新闻节目之后,中国纪录片正愈发呈现出喜人的发展态势。

  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宏看来,新时代下纪录片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首先是题材丰富,过去的题材主要集中在政论等主题上,而现在的题材更加多样化,涵盖了生态、文旅、民生、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其中文史类纪录片更是形成了体系。其次是形式多样,过去的纪录片更多以叙事和政论为主,如今各种艺术形式层出不穷,诸如游记等,这些新形式拓宽了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也丰富了其内容。再次是国际传播交流密切,如今不仅中国纪录片走向了世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纪录片也进入国内,实现了优秀纪录片的交流互鉴。

  这种背景下,纪录片制作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大国视野与风范。2023年随着大型纪录片《大江南》启动制作,上海广播电视台(SMG)也正式开启江南历史影像全球征集。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王立俊认为,整个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是刻板而僵化的,对此,纪录片从业者应致力于创作内容的丰富性、多元性,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从我内心来说,我希望我们的纪录片能够体现中国的人文气质与中国式的审美,让国外观众感受到中国人的价值观、文明观,看到一个多元而精彩的中国。正所谓古往今来是中国、天辽地阔是中国、人间烟火也是中国。”

  从业者对纪录片制作的高质量追求,也让他们跳出原有视野,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截止到2023年年末,江苏广电纪录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海滨和他的团队制作了包括《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在内的12部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纪录片。他们从加害者、受害者和第三方的视角切入,深入挖掘历史资料,访问了美国耶鲁神学院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德国外交部档案馆,以及日本防务省档案馆和横滨图书博物馆等,从国外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曹海滨认为,作为江苏本地媒体人,无论是从传统文化还是历史人文的角度来看,自己都有责任去传承和传播这段历史。“地方特色,是我们对选题地域文化的要求;国家视野、国家高度,是我们对选题格局的把握。”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人逐渐认识和回归中国纪实美学的本体性,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中国纪录片学会副会长、纪录片导演、国家一级编剧夏蒙表示,“纪录片创作像是画山水画,用什么工具不重要,关键看我们能否用东方的审美来构建我们的纪录片话语体系。”

  这种体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的特色。夏蒙发现,不少中国导演在拍摄人文类、历史类纪录片时,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比如《东京审判》《南京大屠杀》,观众能强烈地感受到创作者投注到其中的情感。“对于很多西方导演来说,纪录片应该是冷静客观的记录,创作者不要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片子里。但有时我们很难做到,尤其面对这样一段让人刻骨铭心的岁月时,我们没有办法忘记民族的苦难。所以主创往往会忍不住在解说词中或者在拍摄中把自己的倾向性明确地表达出来,这也恰恰构成了中国部分纪录片的特色。”


  谈技术 灵活运用新质生产力


  当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改变着行业格局。如何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主动拥抱科技创新,也成为从业者思考与实践的重点。去年年底,优酷就公布了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国史》、沉浸式科幻纪录片《月球旅店》,这两部纪录片均实现了对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

  阿里大文娱优酷纪录片频道总监韩芸认为,借助AIGC的力量,制作者可以探索更多未知的空间。首先,AIGC可以重构纪录片的影像标准。“在历史、未来和科幻等题材项目中,通过AIGC可以无限接近所知的人和场景。今天的AIGC能够做到精致的影像化,其拟人程度和真实程度已经超乎想象,这种技术为纪录片带来了普通实拍难以企及的效果。”

  其次,AIGC不仅是一种创作工具,更是一个生产工具。通过AIGC,人们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快速生产具有纪录片特色的知识科普内容。“AIGC在产品化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它可以通过视频化的方式,让晦涩难懂的历史书籍变得易于理解。再比如,它在日常制作中能起到重要的辅助功能。”韩芸说。

  AIGC对纪录片创作流程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在行业的应用和发展。对此,陈宏表示,新质生产力不仅在技术上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新技术的应用,还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创作者提供了精准的用户画像,这是过去难以实现的。“新质生产力推动纪录片创作更加真实,同时,也推动技术和艺术的进一步融合与创新,使纪录片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此外,陈宏还强调,新质生产力是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对纪录片行业的要求就是推陈出新和守正创新。“我们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能忘记纪录片的本质,即真实是其生命。要平衡好艺术表达和题材真实之间的关系,使纪录片更加贴近真实、接近真理。”


  谈运作 制定多元化传播策略


  随着制作水平的提高,不少纪录片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重要IP。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纪录片IP的形成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过程,需要优质内容、传承力、影响力和传播平台的综合作用。这对纪录片创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要求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既要保持内容的高质量,又要适应多元化的传播环境,不断创新,以实现IP的成功打造。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电新视点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纪录片网总编辑张延利强调,IP的形成首先依赖于优质内容,在担负文化使命或实现文明互鉴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何以中国》《人间烟火》等,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和生命力;如《行进中的中国》《雨林秘境》等,则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他强调,IP的形成不仅依赖于作品的质量,还需要多元化的传播策略:过去,一部纪录片在电视台播出一次即可,但现在,纪录片的传播平台多元化和长尾效应对IP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便是几年前的优秀纪录片如《中国通史》《河西走廊》等,在互联网平台上的点击率依然排名靠前,这显示了长尾效应的重要性。因此,IP的形成需要在播出期间通过多元化产品打造,持续培养用户。”

  打铁还需自身硬。精品纪录片的打造需要较大的人力与财力投入,这也迫使不少从业者危中思变,探索新路径。比如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已经形成以工作室为核心的生产机制,以加快提升创作能力。在王立俊看来,成立工作室的初衷就是简单的三个字——“活下去”。“尽管谈钱敏感,但对于纪录片中心和整个行业来说,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市场化运作,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过去,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依靠频道广告收入维持运营,但近年来,广告收入仅占全年收入的20%,这迫使该中心通过其他方式筹集资金。尽管中心尚未完全实现盈利,但亏损已减少了75%左右。王立俊表示,“中心的改革成果不仅体现在团队的成长和作品质量的提升上,还在于经济效益的显著改善。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