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明视角认识古代科技

作者:孙小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28


  本书编撰期间,党的二十大召开,提出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科学在现代文明中占有主导地位,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在科学文明上达到一定的高度。传统与现代如何对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学术问题。这也是写作本书的出发点之一。

  与此同时,本书的写作也是出于我多年来对中国古代科学的思考。中华传统文化中究竟有没有科学精神?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许多常见误解,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所以无从谈科学精神。其实从科学的内涵来看,无论是求真的精神、知识的内涵、获取知识的方法,还是推理说服的方式、验证的方法等,中国古代都不缺乏。放在更大的文明尺度中,中华文明是新石器文明以来的世界文明高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明成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在文明的视野中考察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明,厘清中华传统文化中究竟有什么样的科学精神,由此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文明连接起来。从这个意义来说,本书的写作可以说是一次观念的冒险。中国的科学故事如何讲,本书是一个新的尝试。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是近三百年来也经历了坎坷和挫折。18世纪中叶,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还在盛赞中华文明,仅仅一百年之后,中国就成了落后的代名词。究其原因,就是近代中国在科学上落后了。但是本书并不纠结于“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这一著名的“李约瑟问题”,而是转换视角,讲述中国古代是如何进行科学知识的创造的,表现出怎样的创造性思维,又是如何把知识运用于治国理政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这样看时,中华古代文明就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科技创造和科技运用的图景。不仅如此,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还来自其中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格物致知”“天人合一”等思想,是包举宇内的人文精神之精髓,正是在这样博大的人文精神中,才孕育了中国古代独特的科技发明和创造。

  本书讲述的中国文明中的科学故事,也可以说是讲述科学的“中国心”中国式的现代化需要建立科学的文化,而文化就是一种传统。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科学文化的建设将是跛足的。当代建立真正的科学文明,应该也必须去传统文化中寻求支撑,以传统文化来建立文化自信,增进科学文化的多样性。近代科学的制度已经在中国建立,我们已经有理性的和科学的话语系统。但真正需要的是,把科学精神与中华民族的魂魄结合起来,塑造科学的中国心,才能具有创新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

  孙小淳 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