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创新路线,提升时政新闻报道传播力

作者:郜蓉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24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的报道表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导致传统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受到一定影响。为了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力,需要积极适应社会公众信息的偏好变化和接收习惯,创新内容编辑模式,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挑战,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通过多管齐下的措施提高传播力。


  统筹设计:

  精设议题,科学谋划报道


  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科学的谋划是提高传播力的关键因素,面对融媒体的挑战,采编团队需要树立主动意识,积极应对,发挥出各方优势,满足时政新闻报道的融合生产要求。

  科学谋划报道产品。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提高传播力,必须要从内容上取胜,由编委会定期组织选题策划会议,根据上级部门指示精神明确报道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在把好内容生产关的基础上提前制定好采写方案,由全员共同合作,确定好报道的产品形态,“做足功课”,提前查阅同类型报道中的优质内容,把握好报道节奏与产品呈现方式。

  采编互补融合实践。要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力,还需采编团队之间进行深度合作,实现融合生产,将新媒体编辑、摄影记者以及文字记者捏成一个拳头,共同负责时政新闻报道的策划工作。


  创新报道:

  优化报道形式,增强人文意识


  要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力,需要时政新闻鲜活又接地气,用趣味、生动的报道方式为受众解读内容,让题材的报道不再生硬。

  创新语言形式。提高传统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引导力,必须要关注内容表达的创新,让语言极具魅力,使时政新闻报道变得形象、具体,让严肃的理论变得贴近受众,用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使时政新闻报道能够与时俱进,增强与受众之间的连接。

  增强人文意识。新闻报道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诞生,是人文学科的分支之一,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人文内涵也是应有之义。基于此,在时政新闻的报道上需要关注受众的精神需求、主动维护受众人格尊严,这要求报道者切实落实“走、转、改”的路线,让受众尽可能多地了解时政内容,充分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在报道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时政内容对受众带来的影响,鼓励更多的受众参与进来。


  内容为王:

  增强报道深度,提高服务意识


  身处哪个时代,内容都是评估新闻报道质量的重要指标,优质的内容是时政新闻报道脱颖而出的关键。在融媒体时代下,与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等软新闻相比,时政新闻的生存难度更高,在当前,内容的改革依然是时政新闻报道改革的核心,需要坚持形式服务内容,以形式来衬托内容,坚持做出高质量、有深度的时政新闻报道。

  做好调研工作。除了创新语言形式之外,新闻报道者还要善于做好调研工作,主动走入到基层中,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通过调研可以找到受众与时政新闻之间的衔接点,可以便利地从受众视角来切入。针对一些宏大的选题,需在做好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坚持“以小见大”,通过对典型人物和事件的报道进行解读;对于本土新闻,可以积极拓展新板块,活跃报道氛围,坚持用角度新颖、品质优良的报道提高传播力。

  提高报道深度。当前的新闻报道表现出了“微型化”的特点,微内容开始大行其道,不少时政新闻媒体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报道大量的“微新闻”,导致对新闻内地的解读过于表面化,未触及报道的核心,难以为受众提供深度的解读。要提高传播力,必须要在精深的新闻报道上下功夫,让报道既鲜活、又有深度,发挥出时政新闻报道在传播正确价值观、引领舆论方面的价值,将内容做细、做深。

  重视互动工作。时政新闻传播力的提升除了要依靠优质内容,也要重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从以往的单向传播转化为双向传播。


  打造品牌:

  实现多元联动,提高品牌影响


  对于传统媒体的时政新闻而言,走品牌发展战略是融媒体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时政新闻传播力的核心关键,走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路线是塑造品牌的有效方法。

  在报道时要与时俱进,紧跟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出新机制、新技术的作用,比如,可引入虚拟全景、AI智能主持人报道等形式来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使时政新闻报道趋于立体化,优化受众观看体验,利用多平台进行“发声”,通过政策解读、图文信息、抖音、互动H5、微视频的方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结合做出立体化的报道。同时,可用二维码的方式提高报道影响力,如,可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协商在政府工作报告等内容中增设报社二维码,受众在扫描之后可以详细观看到相关的报道内容。除此之外,还需在“两微一端”方面持续发力,除了不断输出优质内容外,可以在“两微一端”的文章中增加“贴片”,基于受众体验出发,让受众可以便利的检索到所需内容。

  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机遇与挑战并存,鉴于时政新闻报道的特殊之处,为了提高报道的影响力,需坚持从议题设计、报道形式、内容深度、品牌战略等方面持续改革,坚持走融合化发展道路,让严肃的新闻报道变得活泼、生动,使程式化的时政新闻报道更具可读性。

  (作者单位:太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