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出版界同仁齐聚2024国际出版企业高层论坛——

共论拥抱技术变革 共推教育出版创新

作者:本报记者 商小舟 李婧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24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教育出版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发展注入新活力。6月20日,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界同仁齐聚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2024国际出版企业高层论坛,围绕主题“数智赋能教育出版与国际合作”,交流分享数字技术在教育出版领域的新应用与新模式,共谋数智时代教育出版国际合作的新路径与新举措。

  推动教育出版全球化发展

  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出版人如何借助数智技术赋能教育出版与国际合作?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认为,我们要把握数字化趋势,加速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教育出版创新发展;要关注新技术趋势,为教育出版未来发展做好准备;要高度重视创新,培育教育出版人才。

  数字技术为出版业带来效率与需求,更为国际合作打开新的局面。“数智时代为全球出版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出版商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出版全球化发展。”国际出版商协会主席卡琳·潘萨认为,出版业需要积极拥抱变革,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教育出版创新和发展。

  “我们需要的是知识的网络,而不是知识的孤岛。”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全球图书业务总裁汤恩平提出,数字技术为出版商业模式赋能,教育出版商需要借助人工智能,出版更优质、适用于未来的教育内容。为此,国际合作变得愈发重要,国际出版业要将数字化带来的便利转化为技术与内容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出版互通有无,共同寻找合适的教育出版解决方案。

  在圣智出版集团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副总裁李联和看来,出版企业间的国际合作将成为内容创新、文化交流的催化剂,“通过合作与技术,我们可以创建一个超越边界、体验丰富的全球教育出版生态”。

  让数字技术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一直以来,技术深刻影响着出版业改革发展。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出版总监阿伦德·库斯特指出,互联网的诞生让学术信息能够被更多人自由获取。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创造力的提升提供了优质工具,但也不可避免地为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挑战。英国出版商协会副主席兼法律总监科特丽娜·史蒂文森表示,各国政府应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使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行驶在健康的轨道之上,从而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教育出版业要从盗版监管、人工智能模型测试、版权保护等多方面出发,让人工智能技术真正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对此,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坚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消费习惯、图书的发行渠道与营销形式、产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动力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断深化数字出版、推动业态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技术滥用的问题。数智化本质上是硬科技赋能软表达。无论有何种技术的加持和赋能,出版业都必须坚守自己的核心能力,从海量信息中选择最优秀、最有价值、最适合社会需求的知识成果。

  探寻特色数字化转型之路

  在卡琳·潘萨看来,通过数字技术,教育出版商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偏好、优化出版流程、共享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精准选择、本土化改良与高效合作,推动国际教育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出版数字化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朝阳指出,教育出版的数字化成果已成为出版机构的重要营收来源,如数字化教材更新可实现多媒体融合,能为使用者提供更为丰富生动的个性化定制学习体验;教育出版的编辑、校对、发行等环节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显著提高了出版效率和质量。“出版社应发挥自身在内容、渠道、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探寻特色化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数字化赋予了教育出版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外研集团(外研社)董事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王芳表示,出版社应主动迎接数字化变革,不断提供更丰富、更多类型的产品和服务。唯有跟读者产生强关联的供需关系,才能把数字化时代的挑战转化为机遇。

  当前,我国教育出版业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有效路径。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社长刘超强调了教育出版在文化建设、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要立足自身优势,构建教育出版新生态,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着力提升中国教育出版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