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赋“易碎品”以历史厚度
——浅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素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11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的重要意义。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对于记者而言,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在磨炼业务素养的同时,需要培养良好的历史观,以治史的严谨性和洞察力记录当下,更要以见证历史的责任感对待新闻事业,方能赋予“易碎”的新闻以历史的厚度。
培养发现价值的“慧眼”
赋新闻以历史厚度,需要培养在新闻中发现历史价值的“慧眼”。
2018年3月16日,原国家工商总局宣布全国市场主体突破1亿户。笔者就此撰写了文字消息《我国市场主体总量突破亿户》,该作品获得了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回顾采写过程,笔者在新闻发生前获知了当年全国市场主体有望破亿的趋势信息,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重要新闻,更是一个历史性事件,尤其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更具特殊意义。在策划阶段,编辑也认为如果要使这次报道优于其他同行作品,务必以点带面、以点引线,体现出历史纵深感,使其超越单纯事件性新闻的内涵与价值。
进入采写阶段,笔者从浩如烟海般的历史年鉴、统计文件中梳理、查找所需数据资料,时间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一直至今,重点集中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各代表性阶段的市场主体数据,最终整理出3万余字的资料,又从中高度提炼出百余字信息,构成消息背景。同时,为了与“一亿户市场主体”相对应,笔者采访了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位个体工商户章华妹,从微观视角入手,让宏观经济发展的今昔对比更加形象化、具体化。通过以上工作,使一篇不到900字的消息避免了罗列数据,用可信的史实把新闻做“厚”、做“实”。
找准历史结合点
赋新闻以历史厚度,需要找准历史资料与当下事件的结合点、切入点。
很多记者在赴地方采访时,习惯在报道中加入对当地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的描述。这确实能够为文章增色,但是作者往往忽略了历史材料与新闻素材的结合度,导致稿件背景与主题“两张皮”,内容呈现割裂感。因此,在历史资料中寻找、筛选写作素材时,应注意找准结合点与切入点,建立起同新闻主题的纽带,提升文章的逻辑性和整体感。
笔者在赴甘肃采访脱贫攻坚工作时,对稿件开头构思许久,突然记起采访途中见到一棵棵伫立路边的古柳,便联想到历史上有名的“左公柳”。经过走访当地,得知正是史书记载中的古树,稿件便有了如此开头:“相传清末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军途经西北一带,目睹当地荒芜,遂命麾下湘军在沿途遍栽道柳。百余年后的今天,记者在甘肃各地采访途中,仍能见到路边挺拔的‘左公柳’,用一树碧绿对抗着岁月和黄沙,见证着西北大地正告别贫瘠、焕发新颜。”如此处理,便在历史与当下间找到了“摆脱荒芜”这一结合点,与脱贫攻坚工作建设当地的主题实现契合,同时为文章增添了一份可读性。
把握正确历史观
赋新闻以历史厚度,需要把握正确的历史观。历史观正确与否,关系人心聚散、国家兴亡、民族盛衰。新闻宣传工作承载着弘扬正确导向、引导价值取向的责任。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正确的唯物历史观,将新近发生的事实和历史事实结合起来,通过今昔比较“让历史照进现实”,引导受众取得新认识、收获新启示,“让历史照进现实”实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鼓舞士气、凝心聚力的作用。
笔者在参加建党百年采访活动时,通过收集采访中国经济领域发展的相关史料,从经济总量持续提升、经济展现强大韧性、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中国方案举世瞩目等主题展开叙述,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把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改造成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百年伟业。
在赴永兴岛采访时,笔者不仅采访了三沙市当前发展情况,也对当地历史沿革、考古发现进行了了解,将相关素材融入稿件中,最终撰写了通讯《建设好三沙祖祖辈辈的家》,体现我国政府对属于自己的领土海域担负开发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完成以上新闻作品,都得益于正确的历史观培养。
综上所述,新闻与历史看似一“新”一“旧”,泾渭分明,实则你中有我、融会贯通。两者都是记录人类社会发展的手段,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件的及时报道,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研究。时空变迁中,新闻会因其对社会真实客观的记录纳入有价值的重要史料,史料也会从后来人的深入挖掘和重新解读中焕发新闻价值。
新闻采访与史学研究的目标,都是最大限度追求客观事物“真相”,在操作层面有许多可供相互借鉴的原则和方法。因此,记者不妨在追逐新闻的忙碌中沉下心来,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以推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品质的作品。
(作者单位:中国市场监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