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用新闻策划提升行业媒体核心竞争力
——以《山西工人报》系列新闻策划实践为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0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意见》提出“推动媒体差异化发展……行业媒体要立足行业、服务行业,提供专业化的行业资讯和信息服务”,明确了行业媒体提升创新报道意识,发挥权威专业优势,挖掘深度融合能力,整合多方资源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方向,为行业媒体的未来发展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面对当前舆论生态复杂多变的形势,行业媒体作为主流媒体矩阵中的重要成员,因其长期深耕某一行业或领域,更有利于通过强化新闻策划而产生优质行业内容,并通过多元化传播渠道,在媒体融合时代提升核心竞争力。
《山西工人报》是由山西省总工会主管主办、面向全省800万职工发声的行业报。在传统纸媒发行量不断萎缩的形势下,该报持续保持在8万份左右,在全国省级工会媒体中居于前列。其通过强化新闻策划,做强优质内容,提升行业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一些做法,或可借鉴。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抓住行业属性进行策划 壮大主旋律提高竞争力
行业媒体作为主流媒体传播矩阵的重要成员,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面对新形势,行业媒体要时刻提高政治站位,坚守行业阵地,自觉将行业“小我”融入党和国家“大我”,弘扬正能量,壮大主旋律,突出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及时准确做好形势政策宣传,精心组织重大主题宣传,以凝聚起全行业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行业媒体将报道领域放在全社会中观照,新闻策划是指对即将采访的主题或重大新闻事实所做的有目的、有准备的预先规划和安排,通过对新闻事件深入分析、构思、酝酿、调整,最终选择最佳的报道方案,达到预期传播效果。
面对媒体融合加速,受众选择多样化的舆论环境,新闻策划是否到位直接决定着新闻质量的高低。行业媒体深耕某一行业或领域,定位明晰、受众精准,内容垂直,更有利于采用新闻策划挖掘“纵向新闻”,更有利于在“横向新闻”中做到“和而不同”,提供优质内容并形成新闻精品,正确引导舆论,提升行业媒体竞争力。
近年来,《山西工人报》作为山西省总工会的机关报,立足工厂、工会、工人的“三工”定位和维护工会组织权益、维护广大职工权益的“两维”方针,在重要节点、重大事件、宏大主题上进行深度新闻策划,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成就了精品栏目、稿件,成长了编采队伍,增强了媒体“四力”。
立足行业媒体优势 挖掘新闻深度 优质特色内容提升专业性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优质的内容依然是成功传播的基础。如何根据受众需求定制优质的内容,则成为传播成功的关键。
行业媒体服务行业,与综合性媒体相比,在新闻时效比拼上并不具备优势,但其垂直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在新闻深度上得天独厚,而新闻策划正是挖掘深度新闻、提供优质内容的最佳手段之一。
行业媒体的新闻策划选题要找准“大事”“大局”在行业的落点和切入点,既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又立足行业自身优势特色,判断新闻价值。首先,确定新闻的主题,这既关系到策划的成败,更体现新闻的深度和厚度;其次,收集信息找到新闻事实,这是策划的关键点,如果新闻事实典型突出,就能让新闻实现质的飞跃;再次,找准新闻角度和重点,成就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
行业媒体新闻策划让“纵向新闻”有深度、有高度。2014年是山西省总的“依法维权年”,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山西工人报》设立《维权台》栏目,抓住全省尘肺病高发特点,策划了《尘肺之殇》连续报道3篇。讲述了一位离职农民工尘肺病患者因劳动关系无法确定而维权无门的事实,不仅引爆了舆论,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10多个网站转载,还引发了省市县三级工会的联动维权和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协同响应,最终农民工获赔30万元。
2016年3月,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山西工人报》抓住这一重大主题,结合工会教育引导职工职能,策划推出了在省级媒体和全国工会媒体中首家《匠心筑梦·寻访三晋工匠》栏目,报道全省获得三晋技术能手以上荣誉称号的工匠大师成才故事,并以其绝活绝技为重点。其中多篇稿件被《工人日报》以及新浪网等10多个网站转载,在2019年全省评出的首届20名“三晋工匠”中,80%以上全部来自这一栏目。
锁定行业媒体受众 创新传播方式 讲好新闻故事提升可读性
一个好的新闻策划要落地离不开强有力的推广。媒体融合发展时代要适应分众化传播、差异化传播趋势,进行内容的差异化制作推广,让优质的新闻内容得到成功传播。
行业媒体有相对固定和集中的受众群体,但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稳固对特定受众的吸引力感染力,就要求其从业人员聚焦不同的目标人群讲故事。既进行纵向的比较,又进行横向的拓展,既能讲出历史纵深感,又能讲出时代大视角,做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增加新闻可读性。同时,要引入“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充分利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对新闻进行分类加工,提供差异化的新闻内容,做好报纸、网站、公众号、电子版等多平台差异化传播,以特定的渠道传播到目标人群中。
这是对行业媒体从业人员“走转改”和践行“四力”的检验,要提升脚力让新闻作品有泥土的芬芳,要增强眼力让新闻作品有锐力,要增强脑力让新闻作品有思想光芒,要增强笔力让新闻作品有可读性,更好地实现新闻作品的传播价值和传播效应。
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主题报道为例,《山西工人报》作为深耕工会领域近40年的行业媒体,针对其目标人群是全省广大职工和工会工作人员,策划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建党百年·山西重大工运事件重要工运人物寻访展示活动》大型系列报道,实现了“横向新闻”同题同质化竞争下的“差异化表达”。通过“现场求证+史料验证”的模式,讲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四个时期山西工运先驱、劳动模范和重大工运事件的故事,深化职工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认识。
其主创团队坚持报网一盘棋,以名专栏为契机,打破各部门之间的内容生产壁垒,重塑采编流程,推动记者编辑大练兵、采编工作大融合,深化融合传播,推出一套内容资源打通、协同赋能的新打法,组成由记者、编辑、技术人员等多部门人员组成的百年工运史项目组,秉持“一次采访、多元呈现、互联互通”原则,利用报、视、网、微等“1+N”立体传播渠道,以文字、声音、视频等多元素全方位综合呈现。比如,在报纸头版头条推出千字短文对人物和事件中最精彩的故事进行简介导读,起到预报和吸引受众的作用;此后在一版头条转四版整版推出图文并茂的8000字以上长文,让受众深度阅读;在抖音号上推出一分钟的小视频……保障了栏目高质量运行3年多。
这种可感性强、故事化讲述的报道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全省职工的广泛关注,由其集结而成的“山西工运百年印记”丛书中的两本已于2023年年底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单位:山西工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