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通俗、深入浅出,是将有意义和有意思结合得非常好的上乘之作

作者: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艾四林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5-30

  对于这部书,我个人的感受是它有四个面向。第一是面向道理、学理、哲理。这本书的一大特质是讲理,是一个充满论证、思辨的作品。同时,它实事求是,以追求真理为标准看待现代化问题,客观公正地评价西方现代化,使得中国式现代化整体理论的构建不出现偏差。第二是面向问题。面向问题才能将事情和理论讲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避免在闭环式逻辑中绕圈子。韩庆祥的著作将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逻辑等问题上升到了哲学高度,尝试了学术化、理论化的表达,但又是直接针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世界困境等社会现实展开的,说理透彻,直达人心。第三是面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现代化是个综合和复杂的概念,也是个开放的概念。西方现代化概念构建了几个世纪,这本书在叙述现代化的中国理论、掌握现代化的中国话语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第四是面向大众。从装帧到版面设计,这本书都受到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的喜爱,内容上则在语言不晦涩的同时将道理讲得很深入,是将有意义和有意思结合得非常好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