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咨询发布《202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年度报告》——

用户使用习惯巩固全年流量稳定运行

作者:本报记者 张博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5-14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不断结合,移动互联网已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成为连接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纽带。艾瑞咨询日前发布的《202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独立设备数达13.93亿台,网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271.7分钟、人均单日使用次数为64.2次。其中,短视频行业占用户使用时长比重达29.8%,同比增长1.3%。

  增量空间有限且存量竞争加剧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独立设备数环比增长率数值呈连续减少趋势,其中2023年12月环比增速仅为万分之四。对此,《报告》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市场已经进入了更为成熟和饱和的阶段,说明流量增长已接近天花板,增量空间有限,存量竞争加剧。

  从《报告》中可以看到,呈连续减少趋势的不只有移动互联网月独立设备数,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黏性也呈现连续减少趋势。《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网民人均单日使用移动互联网时长为293.6分钟、人均单日使用次数为72.2次;2022年我国网民人均单日使用移动互联网时长为272.7分钟、人均单日使用次数为64.8次;2023年我国网民人均单日使用移动互联网时长为271.7分钟、人均单日使用次数为64.2次。

  《报告》对此分析认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单日使用时间及次数在2022年年末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当前趋于平稳,竞争焦点已经转向深度挖掘存量用户的价值。

  为更好地帮助各平台挖掘存量用户的价值,《报告》还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触媒偏好进行了统计分析。记者从《报告》中发现,我国高线城市用户偏好APP类型涵盖日常生活多方面,如生鲜电商、外卖、出行信息等;低线城市用户则对泛娱乐相关、教育类及实用工具类APP偏好明显,如视频工具、游戏平台、网络K歌等。而就不同年龄段而言,《报告》显示,中青年用户对亲子类、游戏类及招聘相关APP偏好较为明显,成熟用户群体则更偏爱金融理财类、智能穿戴类及实用工具类APP。

  在线视频呈现口碑收益双提升

  随着短剧、微短剧的兴起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在线视频行业在近年来呈现新的发展蓝海。《报告》显示,2023年1月至12月,我国移动互联网在线视频行业月独立设备数均值达9.42亿台,同比2022年略减少1.8%,环比增长率均值为0.5%,行业流量整体趋稳,12月行业移动端渗透率达68.4%;从使用时间来看,2023年用户单日使用时长均值为79.1分钟,月环比增长率均值为0.4%,其中2月现象级热剧《狂飙》播出期间,行业用户使用时长达全年峰值。

  《报告》对此分析认为,2023年,优质剧集对在线视频平台的流量和口碑产生了显著影响,热播剧如《繁花》《狂飙》《漫长的季节》等吸引了大量观众,显著提升了在线视频平台的日活跃用户数量和月活跃用户数量,并促进了付费转化和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即每用户平均收入)的增长。而《狂飙》《漫长的季节》热播期间,爱奇艺、腾讯视频APP月度流量环比上月分别增长8.5%、4.5%,有效助力平台活跃用户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对此,《报告》分析认为,这些优质剧集的播出有效提高了平台的口碑,推动了社交互动和用户留存,广告主也更倾向于在这些高流量、高口碑的剧集上投放广告,在线视频平台也借此进一步提升了其竞争力和收益。例如,爱奇艺通过打造IP联动活动和高阶会员专属权益为订阅会员增值,将2023年第四季度的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提升至15.98元,同比增长13%。芒果TV持续优化细分会员赛道,有序推进“追风季”“乐享季”“毕业季”“联名季”等四大会员主题品牌季活动,精细化提升会员ARPPU值,《快乐的大人》《森林进化论》《封神训练营》3部会员定制创新IP平均投产比达286%。

  而这样成绩的背后,35岁及以下年轻群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报告》显示,在线视频用户中,35岁及以下年轻群体为重要流量来源。记者在梳理中发现,截至2022年12月,24岁及以下占比为19.3%,25—30岁占比为17.3%,31—35岁占比为16.5%;截至2023年12月,24岁及以下占比为19.2%,25—30岁占比为17.2%,31—35岁占比为16.4%,不仅用户属性占比整体变化较小,而且是名副其实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