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虚构集”文学展点燃沪上阅读爱好者的热情——
译文社的“金点子”:线下引流,线上消费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4-17
上海译文出版社和上海市思南时区画廊合作主办的“虚构集: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展”近日在上海思南公馆时区画廊悄然开幕,并迅速点燃沪上阅读爱好者的热情。据悉,开展首小时,仅120平方米的展区就迎来了800余位观众,画廊外很快就形成了一条排队长龙;在清明小长假中,该展览日均访客流量高达3500人,共接待访客过万人。
一个小而美的文学展,人气为何能如此之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日前前往展览现场一探究竟。
为读者提供全方位优质阅读体验
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整个展览空间面积不大,但展览内容糅合了纸书、有声书、文创产品等多种出版元素,内容丰富且有层次,能让读者随时随地互动参与、沉浸式接触优质阅读内容。
“虚构集”取自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的标题,博尔赫斯用“虚构”代表自己的文学作品。本次展览通过5个与“虚构”主题相关的场景——“怪诞职业录”“想象动物志”“喻体人乐团”“深渊异象馆”与“巴黎弄堂”,将文学名著中的经典意象以音乐、图画、装置等方式呈现。
今年是卡夫卡逝世100周年,受到“十六型人格测试”的启发,策展方还将卡夫卡作品中提炼出来的“法门看守者”“乡村教师”“海域会计”等6个奇特职业搬上展览,来到现场的读者如果感兴趣还能带走一张喜欢的职业的海报。
在特设的“巴黎弄堂”展区,埋有诸多“彩蛋”,譬如博尔赫斯笔下的粉色“巴比伦彩票”,《包法利夫人》一书中的黄蜡封口蓝色玻璃瓶等,究竟能挖掘出多少文学梗“彩蛋”,就要看你是不是一位文学发烧友了。
此外,展厅一隅有一面有声体验墙,展览聚焦的作家作品,读者均可在此通过扫码聆听有声版,还可通过关注“译文有声”账号获得会员畅听体验福利。上海译文出版社自有文创品牌“七海制造局”也在展览现场展出了多个经典条线周边。
为实体书店提供一个可复刻样本
记者注意到,整个展览虽鼓励读者关注和打卡,但并没有专人督促,反而第一时间先把纪念门票送上,引导读者看完展览再来挑选心仪的主题海报,在给足读者“松弛感”的同时也留给读者更多观展思考的空间。展览不对外售卖产品,对于相关图书和文创产品,读者也是在现场体验,再前往上海译文出版社天猫旗舰店选购。
“我们策展的初衷在于以品牌核心价值为导向,以线下体验提升品牌好感度,获得更多用户的青睐和传播。”展览的主创团队、上海译文出版社自营业务板块天猫组负责人为记者解惑。他还告诉记者,自3月30日展览正式开放起,上海译文出版社天猫旗舰店增粉速率达到了平日的两倍。此外,新书《安娜·卡列尼娜》在展览现场还为读者提供样本服务,4月3日上架不足5分钟,就销售超300本,全日销量近1000本。
“举办这样一个展览,也是希望能够在书业销售进入流量时代后,为实体书店聚拢人气和流量提供一个可以复刻的样本。”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告诉记者,该社近年来一直在进行“纸电声创课”一体化的全版权、多形态布局,本次展览正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尝试,目的在于向书业合作伙伴尤其是线下书店传递一种理念:围绕优质版权打造的多形态产品、丰富的阅读体验与互动服务,经由营销整合将成为线下聚拢流量、提升用户黏性、助力销售转化的重要方法。
据悉,展览将延续到5月6日。展览期间,上海译文出版社还将在线上、线下推出诺奖作家古尔纳作品共读、《安娜·卡列尼娜》共读、伍尔夫作品及文创新品发布、《八十本书环游地球》首发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