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一季度圆满收官 二季度开门见喜
重新审视淡季需求 市场已入良性循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4-10
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近来惊喜连连:先有3月传统淡季在多部进口片的带动下,成功走出了漂亮的上涨曲线,并最终带动一季度总票房增长4.0%;后有“中小档期”——清明档创造新的票房纪录。传统的淡季不再淡,充分说明了当前受众的精神文化消费热情高、潜力大。
或许,国内电影公司需要重新审视一下淡季需求,多元供给增加,为中国电影发展再添一把火。
淡季不淡 3月市场量价齐升
据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2024年全国电影票房达163.56亿元。从单片票房表现来看,国产影片在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第一季度,国产影片票房150.44亿元,国产影片份额为91.97%。在第一季度票房过亿的19部影片中,国产影片占据了14部,进口影片为5部。其中《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票房超30亿元,《第二十条》《熊出没·逆转时空》《年会不能停!》在10亿元至30亿元区间。当前,国产电影的质量和吸引力有所提升,也反映出国内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成熟。
从各个月的表现上来看,1月市场由于并未充分享受到元旦档期“红利”,且月内并无大体量影片上映,月产出票房25.83亿元,同比略降约1.2亿元;2月票房中包含了全年最繁忙的电影档期之一——春节档,根据此前国家电影局统计,2024年春节假期(2月10日至17日)全国电影票房为80.16亿元,观影人次为1.63亿,均创历史新高,市场成绩斐然。借助春节档的拉动,2月票房升至111.15亿元,居历史第三位;3月在影片供给充足、排映科学和进口影片表现回暖综合作用下,月产出票房27.88亿元,为2019年之后的最好成绩。
在一季度的市场表现中,3月成绩可谓亮眼。虽然时值淡季,但是票房同比增长46.1%,实现量价齐升。对此,国泰君安发布研报认为,该月增速显著提升主因是3月上映影片整体质量及相应票房表现优于上年同期。从细分项目来看,第一季度全国观影人次同比增长8.9%,至3.66亿人次,其中3月全国观影人次同比增长36.4%,至0.67亿人次;第一季度全国平均票价同比下降4.6%,至45元,其中3月平均票价同比增长7.1%,至41.6元。“2024年春节档期间为吸引更多观众观影,片方及影院均开展促销活动主动降价。因此,第一季度整体平均票价有所下滑,而在春节之后,随着旅游等可选消费市场进入相对淡季、《周处除三害》等优质影片陆续上映,3月电影市场在影片口碑自然传播下实现量价齐升。”国泰君安研报中提到。
据统计,3月共上映了国产新片22部,其中,中国台湾影片《周处除三害》收获票房6.26亿元,以较大优势成为3月的票房冠军;上映进口新片7部,产出票房15.44亿元,占月票房的55.4%。
旺季更旺 清明“五一”火热接棒
进入第二季度,电影消费的热度持续不退。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清明档(4月4日—6日),全国电影票房收入8.5亿元,超越2021年的8.22亿元,创造中国影史清明档票房新高。进口电影贡献主要票房,《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功夫熊猫4》位列档期票房排行榜前三。
“3部进口影片排在票房的前三名,这是很长时间中国电影市场没有出现的现象。优秀的国产电影与优秀的外国电影从良性竞争达成良性互动,共同促成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培育起良性循环生态,是我们乐见其成的,也是中国电影市场运行中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如此点评清明档票房表现,“特别希望这一良性态势能够延续下去,从另外一个层面来推动和刺激国产电影质量、品质的不断提升。”
展望后续定档影片,“五一”档已有宫崎骏经典动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光线传媒主投动画电影《小倩》,万达电影主投的动作大片《维和防暴队》,百纳千成主投的爱情电影《穿过月亮的旅行》和悬疑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定档。
“电影市场渐入佳境。”国泰君安在研报中如此评价,第一季度的超预期表现给2024年的电影市场创造良好开局,在影视制作效率恢复、观影热情复苏、宏观经济回暖等多重有利因素下,中国电影市场正展现出强劲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