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少年读懂《中国那条红旗渠》

作者:乔迎彤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3-18

  “红旗渠,长又宽,弯弯曲曲绕行山。穿过无数高山岭,跨过千条河沟滩……”这首朗朗上口的诗歌——《红旗渠》,唱响了当年修建红旗渠条件之艰难、环境之恶劣,歌颂了人民修渠意志之坚定、期盼之迫切。正如诗歌中所写的“喝令行山让开路,我带漳水把家还”,红旗渠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体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那条红旗渠》一书所要唱响和弘扬的。

  《中国那条红旗渠》一书作者常河山、原绿色,都是听过修渠炮响声、喝着红旗渠水长大的林县(现林州市)人,其父辈皆为红旗渠建设者。可以说,红旗渠精神的火种早已播撒在他们的心田,无论是出于教育者的初心,抑或是源自家乡情结,让广大青少年读懂红旗渠、传承红旗渠精神,成为他们的使命与担当。在他们笔下,红旗渠不仅仅是一条渠,更是林县人民团结一心共同修筑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千万人意志所创造的一个奇迹,是彰显中华儿女顽强意志和不屈生命力的一面旗帜。

  迎难而上,改天换地。红旗渠自1960年开工,正逢中国面临3年困难时期,粮食短缺问题严峻,而当时的林县是一个山高坡陡、土薄石厚、十年九旱的贫瘠山区,水成为制约林县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障碍,广大党员干部走在前,人民群众奋勇争先,涌现了大批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扎根修渠工地9年、哪里艰苦就去哪里的指挥长“黑老马”马有金副县长;钢打铁铸、巧用“简易拱架法”最大程度节省材料的老党员郭增堂;毅然辞去铁路局的正式工作、一头扎进林县水利建设的“土专家”路银;被山西省平顺县乡亲亲切地称为“林县奶娘”的范土芹……这些英雄人物,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各尽所能,把自己的汗水挥洒在红旗渠的一砖一瓦之上,把自己的血水融汇于太行山的一草一木之间。

  青春之歌,唱响山间。《中国那条红旗渠》一书中写道,“在红旗渠英模人物中,青年绝对是主力军”。其中,于1954年5月被任命为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时年31岁;和杨贵一起担任红旗渠总指挥部政委的李运保时年34岁;红旗渠主要技术设计院吴祖太牺牲时刚满27岁;红旗渠动工时,特等劳模任羊成上渠时33岁、放炮能手常根虎27岁、铁姑娘郝改秀20岁、李改云24岁……可以说,红旗渠修建中遇到的“最重担子”多是青年人努力挑起来的,红旗渠修建中遇到的“烫手山芋”多是青年人主动接下来的,红旗渠修建中遇到的“硬骨头”多是青年人慢慢啃下来的。这些敢于奋斗、勇于创新的青年楷模,激励着无数青年一代勇担历史使命,建功新时代,奋力建设一条属于自己的奇迹红旗渠。

  读精神之书,补精神之“钙”。《中国那条红旗渠》就是能够帮助读者补足“精神钙”的精神食粮。它立足于当时背景,扎根于真实案例,着眼于现实教育,突出青春主题,唱响时代颂歌,系统、全面地展现红旗渠工程的基本面貌、建设初心、感人故事、伟大精神和深远影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总能被书中描写的一个个生动感人的事迹所感动,被修渠过程中完成的一件件奇迹所震撼。可能对于新时代的青少年们来说,林县人民当时面对的艰辛与苦难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捧读《中国那条红旗渠》时,透过书中描述的真实场景和故事,触摸展现当时年代的真实图片,一样可以穿越历史长河,深切地感受到红旗渠3个字背后的力量。

  历久弥新,代代传承。《中国那条红旗渠》在“时代强音”这一篇章中提出,红旗渠精神永在。是啊,红旗渠早已脱离了其实体本身,化作一种精神寄托,流传在无数中华儿女心间。红旗渠不仅记载着林县人民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更承载着林县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这种红旗渠精神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历史记忆。

  读完《中国那条红旗渠》,有憾于自己未曾去过红旗渠,瞻仰其工程之浩大,触碰其流传之脉络,感受其精神之久远。但我相信,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伟大旗帜,历久弥新,在我有机会到现场感受之时,依然能回忆起那段山中岁月、洞中岁月,依然能牢记那些修渠人积极乐观的心态与自力更生的意志。

  “灌溉林县万顷地,农民心里似蜜甜。从此丰收有保证,幸福生活万万年……”听!《红旗渠》之歌在新时代仍在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