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寻古中国》:向历史深处的殷殷叩问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2-07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第一季《古滇记》《古蜀记》《玉石记》《稻谷记》《云梦记》《河洛记》《寻夏记》7个系列播出后反响热烈,电视观众总触达8.36亿人次,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累计24.34亿人次,并获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2023年度中国影响力十大纪录片”等殊荣。
同时,该片也获得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他们认为《寻古中国》充分运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成果,以7个系列为坐标,揭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演进路径,以“思想+艺术+技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加强了历史与大众的文化情感联结,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描绘巍巍神州之图景
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中国人心中。《寻古中国》以“寻根探源,叩问来处,讲述中华文明故事”为主旨,通过对古籍、古物、古迹的讲述,以一眼万年的古今“穿越”,全景展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起源、形成与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用“及时、系统、全面”来概括这部纪录片的特点,即反映考古成果较及时、节目叙述较系统、表达内容较全面。“纪录片拍摄的内容选择了刚刚获得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以重要考古发现为基础,系统地阐述其来龙去脉,尽可能全面地向观众展示其内容,从而使观众能够了解这些考古遗存的产生发展过程。”
虽然主题恢宏,但节目中每一个向历史深处发出的叩问都可感可知,指向实处。最早的青铜鼎是怎样做的?通过考古发现、分析检测和复原实验,从铸型制作、合金熔炼到合范浇铸,一直追溯到炼制青铜的矿石来源,青铜容器制作的每一个环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寻夏记》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方燕明认为,《寻夏记》全景展现考古人探索夏文化筚路蓝缕百年历程,为大众开启寻觅夏文化之旅;展示考古科学家在探寻夏人踪迹、夏代都邑、经济技术、精神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春秋笔法提纲挈领、精致叙事、宏大制作,将夏文化研究成果科普大众,为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国家起源研究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
反映良渚这类重点遗址的各类节目很多,几乎先前能想到的角度已经涉及,要如何出新?《稻谷记》独辟蹊径,从秋坞水坝现代灌溉的作用出发,由近推远,有理有据,可谓别具匠心。在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郑云飞看来,《稻谷记》以翔实的考古资料、先进的传媒技术再现了中国古代稻作的起源与发展的历程以及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贡献;展示了应用多学科手段探索稻作起源的中国现代考古人的风貌;以生动的民族学资料呈现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稻作文化。
河洛,是黄河与洛水交汇形成的区域,也是古人心中的“天地之中”。在这片见证中华文明起源的土地上,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呢?“《河洛记》从地理区位、气候条件、农业、手工业、聚落和城址、文化交流全方位、多角度解读了河洛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作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馆长赵晓军评价道。
“《寻古中国》以最近的考古材料、最新的研究成果、朴实而生动的视觉语言,描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之路,再现了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看来,虽然该片只是对古代中国的某一个截面或某一个侧面的形象描绘,但也足够让人浮想联翩,带领观众进入遥远而又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古代社会。
近观悠悠历史之留痕
《寻古中国》以年轻的语态、清新的文风、创新的表达,结合大场景3D扫描、自由视角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创新设计视觉形象,让文物以360度视角有沉浸感地予以展示。文物上的马儿跑起来、鸟儿飞起来、火焰升腾起来……观众得以近观悠悠历史之留痕,感悟泱泱文明之魅力。
《寻夏记》采用考古成果与文献记载、科技手段结合,重要遗址、遗迹、遗物实景拍摄与增强现实、大场景3D扫描、场景复原再现结合,证据呈现与专家解读结合,生动、鲜活、具体地揭示夏王朝的都城变迁、经济基础、青铜礼制等辉煌气象,以及夏礼赓续、传承的重大价值。“这样近乎全景式的精细制作,使夏王朝历史的重要内涵和价值显得丰富、真实、鲜活、可信,增强了夏王朝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海涛说道。
《稻谷记》用鲜明而独特的视角,严谨而通俗的解说,特别是各种三维动态图的捕捉与构建,描绘了稻作起源发展的长期演变过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妍认为,其创作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按时间顺序讲述了金黄的稻粒是如何在中华大地乃至全世界生生不息的,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和想象。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馆馆长商原驰看来,《玉石记》以玉石文化为切入点,探寻中华文明源流,策划精心、制作精细、呈现精彩。“系统梳理了全国多个重要考古遗址及出土的珍贵玉器,以实物资料辅以文献资料,以先进技术再现历史原貌,以通俗、轻松的语言展示、解读前沿研究成果,史实不虚,叙事不拘。采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3D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古今交融,虚实结合,时空交错式的叙事脉络使历史遗迹、珍贵文物在不同视角的丝滑转换中瞬间鲜活起来,使观众有迹可循,有趣可感,不知不觉中开启与历史的沉浸式对话。”
感悟泱泱文明之魅力
以中华文明为题材的纪录片并不鲜见,《寻古中国》却凭借视角独特的选题,深入浅出的阐述,精雕细琢的画面独树一帜。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表示,该片鲜明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在于选题“精到”,精挑细选了较为典型的文物遗存;其次是主旨“高远”,全系列的作品在段落叙事或者场景构建上虽各具特色,但始终扣准“何以文明”“何为中国”的核心理念,诠释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谱系;再次是形态“巧妙”,新技术应用秉持“技”为“艺”服务的原则,虚拟场景与内容有机融合、浑然一体,主持人以创意拍摄方式巧妙嵌入,观察者、感悟者、思考者的角色设定,为节目的观点提炼、思想表达创设情境,同步提升了观众视听体验,整体性破除了传统纪录片的线性叙事与话语模式。
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所言,“讲述中华文明故事,需要考古的新成果,传播的新范式,更需要以情感体验建立与当今社会的关联”。凭借着创新性的讲述方式和严谨的科学考古、探索和论证,《寻古中国》拉近了大众与历史的距离,在更多人心中刻下文明坐标,种下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也在一脉相传、亘古不变的文化情感联结中,将中华文明的火种引向更广阔深远的未来。
对此,多位专家也表示认可,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燕晓英表示,《寻古中国》不仅拓宽了学术界和公众对话的渠道,同时,还推动着考古成果与历史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观众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田维钢进一步表示,《寻古中国》“寻”的不仅是古国的历史真相,还有考古工作的当下价值和时代意义。考古学不仅还原出一段历史原貌,更能解答中华文明从哪里来的疑问,启迪大众对“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的思考。
“《寻古中国》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以古迹、古籍、古物、古人为线索,寻始源、塑共识、见精神。7个系列如文明坐标,标记出各区域的文明演进路径。”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吕帆认为,随着一个个悬念的解答,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渐渐清晰。“寻”的终点,也在观众一声“这就是中国”的感悟中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