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时评队伍怎样才能后继有人

作者:吴迪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16

  在融媒时代,纸媒评论的内容来源面临一些困境。主要体现为两个“持续”,即投稿作者数量持续减少、稿件数量及质量持续下滑。时评作者减员、观点陈旧、纵深不足等问题,不足以跟上时代变化、满足公众期待。由此导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现状是:纸媒评论版品质面临原地踏步、水准降低、创新乏力等困境。重振并激活纸媒严肃评论的影响力,必然需要在时评作者队伍的培养、接续和维持稳定性上作出新的思考和努力。为此,过去几年来,《工人日报》评论团队在日常实践中通过回溯历年数据,梳理了时评作者队伍的一些基本特征,为时评作者“画像”,有针对性地在作者队伍建设上开展了长达数年的磨合与探索。


  病症在哪儿:“无米之炊”,众里寻他千百度


  纸媒评论版稿件组成中,相当一部分比例为社会时评作者的投稿,但“无米之炊”成了制约提升评论品质的关键所在。

  《工人日报》评论部公共邮箱每日收到投稿量300篇,除去重复投稿、低质稿件、过时效稿件外,有效收稿150篇左右。编辑依照“从标题看选题,从选题看问题,从问题看观点,从观点看价值”的原则,初步判断来稿质量。层层筛选之下,稿件淘汰率高达98%,常常难以应对版面需要。

  稿件的取舍与媒体定位、编辑个人价值判断等因素有关。以《工人日报》评论版为例,落选稿件呈现以下特点:不符合体裁规范、时效性差、事件太小或过于个案、论述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而无纵深、观点片面或有偏差(法律依据不足、专业性欠缺等)、叙述有余而论证不足,此外还有老调重弹、一稿多投等。而采纳的稿件,首先都有“第一眼缘”,即从新闻价值角度击中了多数人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且观点鲜明;其次是论述过程中饱含社会价值,比如基于社会时事热点阐述自己独特的观点,对引导人们的思维、观念有所助力;此外,在信息增量上,对一些新事物、新动向的关注和评论,也可以为受众提供多元思考的视角。

  综合来看,社会时评作者提供的稿件,一是数量不足,二是质量有待提升,其论述的角度、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病灶在哪儿:回溯数据为作者画像


  数据可以对时评作者概况及媒体用稿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工人日报》评论团队梳理过去5年来见报作者的资料后,初步发现以下特征:

  一是年龄偏大、后备力量不足。35岁以下占比约8%,36岁—45岁占比约30%,46岁以上占比约62%。作者的主力军多为“60后”“70后”人群,青壮年人群较少,投稿青黄不接。

  二是职业分布冷热不均,且覆盖面不足。占比最大的职业为各地各单位公务员,约58%;其次是企业职员,约11%;此外是自由职业者约9%;教师职业占8%;高校学生占6%;执业律师约4%;其他类型4%。这些相对集中的职业难以在最大限度上覆盖整个社会千千万万的职业人群并代表其共同观点。

  三是性别比严重失衡。作者以男性为主,占比约90%。在常年投稿的作者中,女性作者不足10人。在诸如家庭、教育、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等社会议题上,女性作者的观点输出较弱,对观察社会问题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盲区。

  四是作者地域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城乡分布失衡、东部比西部多、南方比北方多。在互联网时代,作者的地域分布对看问题、想问题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但地理、人文等差异仍会成为某种隔阂或限制因素体现在部分稿件的观点中。

  五是作者关注、擅长的领域存在“长短腿”情况。从稿件类别看,对社会热点新闻、社交平台热搜事件的观点性评论占比约37%;其次是法治类评论,占比约24%;体育、文旅类占比约19%;医疗和经济类各占约3%;其他类型占比约14%。作者个体差异大,所擅长的领域相对固化,观点“十几年如一日”,知识结构调整及观点革新都有待加强。


  药方在哪儿:基础建设+人力引导


  在媒体格局和表达方式发生变化的融媒时代,亟待重构时评作者队伍。为此,培养高水平作者队伍、壮大青年作者梯队就显得极为重要。

  《工人日报》评论团队对培养作者队伍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16年,彼时,致力于融合创新、网络化表达的试验产品——微信公众号“钟鼓声”刚刚上线。在经历3年摸索后,于2019年转型升级为当前的“工人日报e网评”栏目,并入选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整合作者资源,逐渐形成了“硬件上夯实队伍基础、软件上人力主观引导”的模式。

  具体看,队伍基础建设——旱涝保收。《工人日报》评论作者队伍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建立社会时评作者工作群,二是打破部门壁垒,抽调报社不同部门记者编辑组建e网评作者工作群。这两类作者可以在评论的专业性、选题的广泛性、角度的多元性等方面互补。当遇到重大选题或有约稿需求时,基本可以满足短时间内供应高质量稿件的需求,有效扭转了收稿“看天吃饭”的局面。

  人力主观引导——有的放矢。编辑与作者一对一沟通,确定写作角度、逻辑等,或每日在作者群中分享已刊发的稿件,鼓励作者互相阅评,由此释放出一个信号:《工人日报》评论版是怎样的风格与深度,进而反向影响作者的价值判断、写作风格与思辨路径。比如,媒体编辑主动分享给作者们的稿件,往往传达了“我们需要这类内容”的意味。将编辑后的已刊用文章分享到作者群,让更多人在同台竞争、同题呈现中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以及本报偏好。


  培苗计划:人才接续的后备力量


  为稳定新人作者数量,调动其积极性,我们首先在选稿视野、容错度上向青年作者倾斜,给他们更多“出镜机会”;其次是在稿费上有了大幅提升。此外,鼓励青年作者邀请其身边更多文友来尝试写评论,拓展青年作者的来源路径。

  比扩展作者数量更重要的是提高其写作质量、深化观点。这决定了青年作者梯队能否可持续发展。因而,从源头上让时评更符合严肃评论的主题要求、时代要求、价值要求,让文章更有含金量、争取篇篇出精品,是我们一贯的目标。

  《工人日报》评论团队在与媒体同行深入交流后达成的共识是,首先要引导作者在提供信息增量上下功夫,即评论文章不仅仅是简单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套路,更在于常规话题之下“你比别的作者多说了什么”。这种“多”体现在观点独到、视角新颖、论据翔实等方方面面。其次是参与或举办大学生评论论坛,让作者与媒体近距离接触,消除彼此的信息差。这方面,重庆、湖南有关媒体已经开展多年,是积累青年作者的有效方法。此外,校媒对接,举办讲座培训,引导学生作者深化思考能力、对社会热点保持理性与克制的态度,去除“学院风”“书生气”,让评论更平实、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

  内在的思想价值、外在的社会效应,是新闻评论永恒的标准与追求。让作者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并良性循环起来,激发更多灵感、碰撞出更多火花,是新闻评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各媒体可以加强交流,分享经验与实践样本,让严肃评论可以在媒体融合进程中继续发出时代强音,在聚焦热点议题、发出理性声音、凝聚社会共识上贡献智慧。

  (作者系工人日报社评论部编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