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刘隆进

“沉迷做书与卖书”不动摇

作者:本报记者 张君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1-11

  2023年我“报复性”出差,拜访了新老朋友,跟进追踪和持续深耕了一些作者、团队,储备了一批选题,开拓了一些新的产品线。


  202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社科分社社长、“大学问”品牌负责人刘隆进一年的工作与忙碌从2月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开始,当时场内场外的“盛况空前”,让刘隆进看到了2023年的良好势头,也让他干劲十足。

  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刘隆进坦言自己作为一位分社的社长和品牌负责人年纪较轻,所庆幸的是其团队也是非常年轻的团队,双方相互鼓励,经过2023年的锤炼,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伙伴们的精气神与对出版的热爱,是刘隆进非常宝贵的财富。“沉迷做书与卖书的传统我们要延续到2024年。”


  出版营销两手抓 深耕“大学问”品牌


  2023年,刘隆进觉得自己一直“在路上”,可喜的是团队也因此取得不少的成绩,那就是守住基本盘,做到稳增长。刘隆进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小众的学术图书出版品牌,他们深知学术出版“内容为王”的铁律,因此只有不断维护好既有的产品线,同时开发新的产品线与增长点,才是后续发展的坚实基础。“2023年我‘报复性’出差,拜访了新老朋友,跟进追踪和持续深耕了一些作者、团队,储备了一批选题,开拓了一些新的产品线,如我们‘大学问’品牌将要打造的‘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系列’‘中国城市史研究系列’‘女性史研究系列’等,部分选题在2023年得到了一定的充实与储备。”此外,在跟新老朋友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刘隆进表示“大学问”品牌这几年的发展也得到一些肯定和赞誉。

  出版人做出版,但凭一片初心,刘隆进也不例外。深耕学术、服务学术、传播学术,“守望学术的视界”是其更重要的使命,具体的表现就是众多好书的热卖。“2023年我们打造头部产品,丰富腰部产品,持续做好常规产品,这一思路也逐渐成为我们团队的共识与努力的方向,因此《现代中国的形成》《写作是门手艺》等畅销书在2023年也实现了持续热销。”

  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2023年也是刘隆进团队的营销重点年。刘隆进表示,其策划启动了“大学问·学术沙龙”,全年举办了10场,不仅有力推动了新书的营销宣传,而且也在探索和打造学者与出版社的沟通交流平台,积极构建学术共同体。“2023年10月,我们策划举办2023年大学问首届年度学术出版论坛暨大学问品牌发布仪式,正式从集团层面推出‘大学问’品牌。这一系列学术与出版活动的开展,对团队而言,内在和外溢的收获都是颇丰的。”


  挑战来自自身 做书需要静下来


  对于不少出版人来说,2023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在刘隆进看来,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市场的不确定性,也不是来自优秀同行的竞争,更不是来自新媒体等渠道的巨大冲击,而是来自出版人自身。“我们的头部产品在哪里?我们的腰部产品有多少?我们每年还可以动销的品种有多少?同时市场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新媒体直播渠道的强势上扬,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课题。在传统地面渠道、网店渠道都在下滑的时候,我们如何开拓新的渠道补足短板和下滑的份额?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解决。”

  对此,刘隆进认为唯有壮大自己,才能克服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方能行稳致远。过去一年,刘隆进在工作上投入了十二分努力,被其团队的小伙伴戏称为“社科分社卷王”。但他认为“卷”只是手段,突破才是目的。“我也在思考如何创新与突破,虽然道阻且长,但好书还是得一本一本做出来。”


  在新产品线上发力 期待人与书的美好相遇


  对于2024年,刘隆进笑着表示“预见的是今年的出差可能只会更多,期待结识更多的朋友”,“在路上继续奋斗,把我们‘大学问’品牌既有的产品线夯实,在新的产品线上持续发力。”

  在图书销量方面,刘隆进坦言学术图书的小爆款或许可遇而不可求,但终归要朝这个方向努力,打造一批有持久生命力的头部和腰部产品。“但同时,‘大学问’品牌将始终坚守我们的理念和宗旨,服务学术、传递价值,‘守望学术的视界,期待新老朋友的合作加入’。此外,我们分社制订了双品牌发展战略,即‘大学问’学术品牌与‘广雅’大众品牌,期待是打造学术与大众两翼齐飞的格局。希望‘广雅’品牌的建设能够在2024年有所斩获和突破。”

  最后在团队建设上,刘隆进期待自己负责的小团队能够保持对出版和学术的情怀与关怀,做好每一本书,让个人、团队与事业共成长。他期待新团队的小伙伴们多给他提要求,只要是对共同的事业有利,他都会去尝试,争取落实好,不负团队对他的支持与信任。“做书最有意思和意义的方面,不仅在于书的本身,更在于书背后的人,以及围绕这些有趣的灵魂而展开的故事。为了人与书的相遇,感恩一本本图书及背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