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短视频过度消费社会善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2-29
随着短视频的快速发展,许多问题相伴而生,传播虚假信息问题甚至愈演愈烈。梳理以往新闻事件,两种现象尤其令人深恶痛绝。一是“表演式慈善”“摆拍式慈善”。二是虚构身份、事实以博取同情。
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通过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短视频领域价值导向失范和不良内容多发等乱象。在本次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的三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中,第一项就是“短视频传播虚假信息问题”,其中包括“摆拍制作虚假短视频”“摆拍制作并发布涉民生谣言”“编造帮扶社会弱势群体情节,消费公众同情心”等。
面对这些乱象,以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短视频传播虚假信息问题”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有利于将这些“毒流量”冲刷出网络空间,还广大网民晴朗明亮的精神家园。从源头上为短视频立规矩,有利于护航短视频的健康发展。当前,“表演式慈善”“摆拍式慈善”多发,摆拍散布谣言类短视频屡禁不止等现实问题严峻。面对乱象,不仅要以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还要从多方面予以规范。
此外,净化短视频生态,让从业者自觉遵守相关规范,在互联网世界有敬畏、知底线,离不开宣传引导,更离不开重拳出击。平台不仅要加强事前审核、事中监管,对涉及慈善活动的内容加大审核力度,切实防范摆拍卖惨短视频过度消费社会善意,还要严厉事后处罚,对赚取“毒流量”的行为绝不姑息,该曝光曝光,该封号封号,让不法者得不偿失。没有了甜头,一心想着靠“毒流量”发家致富的人自然会一哄而散。
(12月27日《光明日报》吴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