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宪法知识 弘扬宪法精神

作者:本报记者 齐雅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2-12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宪法宣传周”。为了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众多主流媒体在今年都加大了对国家宪法日的报道。在这些报道中,有的以扎实的文字阐释,有的借生动的新媒体呈现,有的用媒体力量宣传。在国家宪法日设立第十年的重要节点上,主流媒体再次发挥自身力量和优势,宣传报道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和同国家宪法日相关的内容。


  浓墨重彩推进宪法宣传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面对这样严肃、重要的内容,媒体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报道时,力求措辞严谨、准确无误,让宪法精神入脑入心。

  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出明确要求,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观察到,多家中央媒体推出多篇评论、文字通讯等体裁报道国家宪法日,众多地方媒体都进行了转载。

  《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弘扬宪法精神 培育法治文化》,《法治日报》刊发社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新华每日电讯》刊发评论员文章《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文化》,《人民法院报》刊发社论《弘扬宪法精神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众多主流媒体都通过社论和评论的形式,发出媒体声音。

  《新华每日电讯》12月4日在5版进行了全版报道,《谱写新时代宪法实践新篇章》用长篇通讯讲述夯实新时代新征程宪法之基;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的内容。《高举英模旗帜,弘扬宪法精神》带领读者了解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不同体裁的报道,从多方面带读者进一步了解宪法精神。12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以宪法凝聚共识 汇聚团结奋斗力量》通讯报道,呈现多位行业代表的感悟。

  《法治日报》在12月4日和12月5日分别用整版的篇幅推出国家宪法日特别报道。该版面中,《法治日报》呈现了全国多个地区的主题活动。比如,山东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安徽多样化普法增强群众沉浸式体验,河北推动新时代宪法精神在基层生根开花,海南开展“与法同行·宪上有约”网上直播普法,湖北“线上+线下”一体推进宪法宣传。

  法治日报社除在报端进行特别报道外,法治网还开设2023年全国“宪法宣传周”专题页面,集纳多种报道和新闻产品。在专题页面中,“宪法精神 法治力量”“法治人物 先进事迹”“宪法宣传基层活动”“法治教育 主题活动”“媒体集萃 精彩展播”等多个栏目有序排布。全国各地的宪法宣传基层活动,2023年度法治人物的典型事迹,以及类型多样的主题活动等内容,都可以在专题页面中看到。


  融媒产品刷新普法形式


  借第十个国家宪法日的时间节点,众多媒体提早策划布局,推出形式多样的新媒体报道和产品,尝试常规报道的多元打开方式。

  新华社推出微视频《宪法就在你我身边》,通过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法官秦硕、河南省开封市公安局民警牟昊晨、聋人律师谭婷等不同群体,展示出一个个切实的制度举措有力推动宪法实施,呈现宪法精神在全社会落地生根的景象。在新媒体海报方面,新华社的风格依然稳重大气。12月4日,新华社推出长图,带领受众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时间跨度长、文字内容准确精练是这组新媒体海报的主要特点。

  法治日报社推出动画视频《人的一生与法随行》,在视频中,不同年龄层的群众簇拥在律师周围,提出各自的问题,律师进行解答,篇幅精练,语言考究,将法律知识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呈现了出来。而这种动画视频更易吸引学生群体观看,利于扩大视频的受众面。

  人民网从“宪法是什么”“宪法的地位如何”“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宪法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言简意赅的文字,相得益彰的图画,带领读者一起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

  光明网推出的主题海报则充满了视觉冲击力。“开心上学去,德智体美劳”“夕阳红时,老有所依”“晨起暮落,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无忧”,每一张海报都针对不同内容配发简短的文案,与主体画面内容相得益彰。就像文案中写的那样:“漫漫长路,在如灯宪法的庇护和引领下,每位公民也将走向远方。”

  正义网推出《美好生活“宪”给你》短视频,讲述从呱呱坠地到垂垂暮年,从柴米油盐到诗和远方,我们的生活里总少不了“TA”。

  “人生每一个重要阶段,宪法都默默守护我们。”人民法院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新媒体长图《这份守护“宪”给你!》,由江西法院融媒体中心设计推出,就很好体现了这句话。《这份守护“宪”给你!》用简笔画呈现了人一生中的多个重要阶段,并在每一个阶段处添加互动按钮,点击之后可以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应的法条。长图中,从孩童阶段到成年阶段,再到退休阶段,都较好展示了相对应的宪法法条,互动感和参与感十足。

  新华日报社也策划推出了《出生》《入学》《成年》《就业》等多幅主题海报。

  上游新闻客户端推出的新媒体长图《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宪”在进行时》,用颇具童趣的讲故事方式,讲述宪法相关内容。长图中,故事主人公小宪带大家感受宪法如何为每个人的生活保驾护航,轻松活泼的语言与宪法知识穿插进行,实现了寓教于乐。

  可以看到,众多媒体在关于宪法的新媒体产品中,都采用了长图形式,以时间为轴线进行故事讲述。


  系列主题活动凸显法治文化


  借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也在各地蓬勃开展。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全面发力,推动宪法走进人民群众、更加深入人心。媒体也把报道视角下沉,较多呈现一线鲜活故事,并发挥媒体力量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光明日报》选择将视角放在创新有趣的活动本身。华东政法大学原创话剧《立场》在京巡演,《大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话剧普法课》一文,讲述了华东政法大学在校学生和在京校友担任演职人员的青春版原创话剧《立场》在清华大学首演,大家共同聆听党史中的法治故事。

  上观新闻客户端稿件《今天下午的吴江路上,为什么人手一本小红书和小蓝书?》,不仅标题吸引力十足,还将此次主题宣传活动尽可能写活,呈现现场群众的语言和行动。例如,文中写道:“‘我有朋友接到过推销理财产品的电话,三句两句被绕晕了,钱都不知道是怎么没的。’王大爷说罢,向民警多要了几本宣传册,说要回去发给大家。”此类生动的语言描写,极大中和了宪法的严肃氛围,体现出活动的火热和大家对宪法的关注。

  众多媒体也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亲身参与,与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普法相关活动。

  12月4日,由法治日报社、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书·法”系列活动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书·法”系列活动,既是法治日报社履行媒体公益普法责任的实际行动,也是普法宣传形式的有益创新。“书·法”系列活动通过展出书法家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及部分中国农业大学学生书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法条等,引导大家凝聚共识,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让同学们拿起笔来书写法律、学习法律。

  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12月4日至6日,《法治日报》微信公众号连续推出3期“宪法达人挑战赛”答题活动。2023年“宪法宣传周”的主题是什么?我国国家宪法日被确定为哪一天?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每届的任期为几年?一个个相关问题的抛出,引来不少关注。趣味互动中实现宪法知识普及,“宪法达人挑战赛”答题活动就这样实现了主题内容和用户的紧密互动。

  “法官来了”是封面新闻客户端的一档原创栏目。12月4日这天,“法官来了”栏目邀请到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助理严洁与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易晓芸,和大家聊起了工伤那些事。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职工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吗?哪些情形能被认为工伤?居家办公期间能不能认定工伤?针对热门问题,专业人士给出了专业权威的回答。

  “天平杯·随手拍”大赛是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主办的一档活动。12月4日这天,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也重点展示了“宪法宣传周”的主要内容,师生进法院、晨读宪法、宪法宣讲走进商圈……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注重在其长期主办的活动中体现国家宪法日的主题。

  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的相关报道中,主流媒体有力发挥了媒体力量参与报道和宣传,体现出主题报道的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