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中医药典籍文脉 弘扬中医药学术精华
——《安徽博物院藏新安孤本珍本医籍丛刊》评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2-08
古籍是中华文化精粹、深厚的历史遗产,更是古为今用、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宝贵资源。中医药古籍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深邃哲学思想和伟大生命智慧,在我国现存全部古籍中占有很大比重,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做好中医药古籍工作,把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健康中国意义重大。
新安一境,山灵水秀,文风馥郁,典籍盈箱。在这片沃土的滋养下,新安医学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典籍文献、突出的学术成就蜚声杏林。清代儒士高学文一句“天下名医出新安”,更是道出了新安医学的深远历史影响和显赫学术地位。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新安医籍整理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就。然时光流转,沧海沧田,很多承载新安医学丰富内涵的优秀医籍仍未得到整理、流传,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安徽博物院藏新安孤本珍本医籍丛刊》,弥补了既往新安医学古籍整理研究的不足,为古籍续命,为学术存真,对于完善存世新安医籍体系、促进新安医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的深入研究和当代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锚定写本文献 选题务实精准
稿本是古人著述的原始形态,为诸本之祖,抄本系手写传抄之书,经历代名家校勘批跋的稿抄本,则文献与文物价值并重。本套丛刊选题坚持传承保护与整理利用并重的原则,依托安徽博物院丰富的新安医学古籍收藏,经过精心鉴定版本,厘清源流,从中挑选出具有较高文献价值、版本价值与学术价值,且在全国藏书单位中不超过两家收藏的珍贵稿抄本新安医籍22种,其中多数为仅见藏于安徽博物院的海内孤本,复加1种清代刻本新安医籍《瘟疫论补注》,亦系孤本且仅藏于安徽博物院,合计23种,厘为9册,选题与选目均体现出专业的眼光与务实的理念。本次选题整理,既能促进这些珍贵稿抄本古籍的保护与流传,又便于后人从新安医籍宝库中汲取更多前人的经验,进一步增强中医药服务当下人民群众健康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存续孤本珍本 钩沉学术史料
安徽博物院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收藏了一批极其珍贵的古籍孤本、珍本、善本文物,这其中包括较多的新安医籍,这些古籍从未被整理研究过,一直尘封于此,直到《安徽博物院藏新安孤本珍本医籍丛刊》的出版,它们才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丛刊共收录新安医籍23种35卷,其中清代刻本1种,清代稿抄本16种,经考证为存世孤本11种,《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收录者20种,所收版本十分珍贵,对于抢救保护濒佚的新安孤本、珍本医籍意义非凡。丛刊为每部收录的医籍精心撰写学术提要,注重发掘鲜为人知的生动史料,从作者生平、成书经历、版本流传、主要内容、学术源流及后世影响等方面,钩沉稽古,发微抉隐,充分展现了各部医籍的新安医学学术特色及其对后世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影响。尤其在孤本医籍考据上,进一步补充、印证、修订了既往新安医学研究中对部分医家、重要医籍记载的缺失和错讹,极具史学意义和文献学价值。
医籍种类丰富 足堪临床借鉴
中医药古籍整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存续中医药学术精华的基础上,为当下的卫生健康事业服务。本套丛刊所收新安医籍种类丰富,包括临床综合类医籍3种、温病类医籍2种、方书类医籍4种、外伤科类医籍4种、妇科类医籍1种、儿科类医籍4种、喉科类医籍2种、名家医案类医籍3种,理法方药俱全,足堪当下临床借鉴。如丛刊所收清代新安名医叶馨谷的《红树山庄医案》,共收录临床验案800余则,涉及各类病症250余种,涵盖内科、外伤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所辑医案要素齐备、辨证明晰、记录翔实、说理透彻、疗效确切,部分医案后随附评论,加以阐释说明,颇为精审,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应用价值。
修善细致严谨 装帧质朴精美
丛刊所选新安医籍版本形式多样,有稿本、抄本、刻本之别,部分医籍因虫蛀、断线、风化、受潮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真实还原古医籍中的全部内容,负责编撰本套丛刊的研究人员传承徽派古籍修复心法,坚守“修旧如旧、最大限度保留文本信息”的原则,精心修善残版,认真考订缺文,历时两年终于完成12种受损医籍的修善考订工作,并以影印的方式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加之整个丛刊装帧设计色调婉美、简约大气,使用灰度影印技术,力求存原存真存美,极具古籍鉴赏和装帧修复等技法的艺术价值,可以让读者在亲近这些珍贵新安医籍的同时,能够深刻感受到古籍文献的质朴之美,实为赓续中华医史文脉的艺术佳作。
“古人往矣不可见,山高水深闻古踪。”新安医籍文献数量众多,沉潜日久,其学术价值只有经过不断地整理和挖掘,才能历久弥新,焕发生机,故而抢救发掘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欲诣扶桑,非舟莫适。此套丛刊的出版问世,再一次彰显了安徽中医药大学在新安医学文献整理研究领域的强大实力。祝愿整理研究团队借助《安徽博物院藏新安孤本珍本医籍丛刊》付梓之机,咬定青山不放松,蓄势扬帆再出发,在古籍整理研究领域取得更大成果,为保护利用新安医学珍贵古籍文献、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岐黄学者、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