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滩上升起大港梦

作者:朱婵玲 王新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2-08


  黄沙洋—烂沙洋由3万年前古长江自江苏入海的主干道承袭而成。这条自晚更新世以来位置几乎未变过的深水道至20世纪80年代初方被发现,专家认为其具有开发成10万吨级以上深水航道的前景。荒滩上自此升起大港梦。经过20年的拼搏,一座功能完备、优势突出的东方深水大港——洋口港已然成形。这段伟大的建设历程值得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来书写,《望洋惊叹——南黄海洋口港的前世今生》(河海大学出版社)的出版,是推介中国成就、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践行。

  作家丁捷深入港区一年多调研采风、体验生活后,触摸“扶海洲”世代子民的精神脉络,捕捉建设发展时空里的无数生动细节,感受了几代人血肉激情里的灼灼其华。变望洋兴叹为望洋惊叹,从步步惊心到健步踏浪,此部文学纪实,可窥闪亮一斑。

  以笔绘往昔:这是一部传奇史诗。开篇以如东“辟我草莱”的故事为引,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古今沿革、当代新变等方面将如东的历史、文化、精神、性格进行了全面的展现,勾勒出如东人埋头苦干,心底永存的灼灼热情,用朴实的文字写出了鲜活的史诗。这些内容看似篇幅冗长,实则隐藏着洋口港建成的秘密。从荒滩大海到东方大港,如东人在艰难曲折中迎难而上,性格底色不曾变化。作者将笔触伸入历史深处,将海量的历史资料转化为生动丰富的故事,让洋口港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在这部作品里,我们能读到普通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读到百姓的无私奉献,读到时代的发展进步,也能读到每个如东人身上散发出的人性光辉。在艰难修建中,他们没有放弃对洋口港的追求,让人感叹。

  以书长精神:这是一曲精神颂歌。“临海阔而期高远,挽沉载而甘负重,经风浪而勤奋争,长跋涉而善开拓”。这是对“海子牛精神”的精准提炼,承载着如东人的精神寄托。《望洋惊叹》惊叹的不仅是开发建设的奇迹,更要惊叹如东人的精神,如东人血脉里的一种力量。负重奋进、埋头苦干的“海子牛精神”,已经深深镌刻在如东人的血脉当中。洋口港的修建注定是一条艰辛的路,道阻且长。从建港禁区到深水良港,20年间,一代代人在“海子牛精神”的熏陶下用奋斗书写了由沧海变桑田的伟大壮举,让大港之梦成为壮美现实。洋口港被南黄海与海边人植入了精神,赋予了灵魂。这种精神、灵魂亦是中国心、中华情的生动写照。

  以史存风土:这是一本地方志书。如东,地处黄海之滨,历史悠久。《望洋惊叹》不局限于记录洋口港的建设,还穿插了对如东自然地理、人文风情、物产特产等的叙述介绍,填充了主线叙事中难以兼顾的种种细节,让如东这座城市、如东人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细腻。洋口港是如东人血肉激情的最佳见证。这部作品在注重可读性的同时,仍以史为基,对人物、轶事的选择,落脚于可靠的史实。层层递进的论述,如精准落下的刻刀,在多维的视角中,一刀刀雕刻出洋口港的沧桑巨变。

  《望洋惊叹——南黄海洋口港的前世今生》为我们了解洋口港打开了新的门径和全景视角。这部厚重的长篇纪实文学,描摹了南黄海子民精神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