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间烟火气的向往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2-08
一有时间,我就喜欢去胡同里逛。北京老城的每一条胡同里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一条条小胡同纵横交错,编织成人们心目中最熟悉的北京老城印象。
说到胡同,不能不说四合院。如果说胡同是北京老城的毛细血管,胡同里的四合院就是一个个细胞。有了它们的存在,北京老城才活起来,京味文化也才能延绵不断、传承至今。
每次去逛胡同,都能发现新的变化。胡同和四合院经过修缮后,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还有大量的公共空间被释放出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如今,胡同里的特色书店、剧场、餐厅、茶馆、文化中心等,都是由之前的四合院改造而来,吸引了八方来客,也成了北京胡同崭新的名片。
我特别喜欢去的一个市民文化中心就位于一个四合院内。经过修缮后的四合院古香古色又充满现代气息。因为举办的活动丰富有趣,这里长年聚集着很多孩子,有的孩子一来就是一整天。现在仍有很多孩子住在胡同的四合院里,但随着胡同和四合院的升级改造,他们的生活也在一点点发生变化。
我经常会想,不知道这些孩子是如何理解胡同和四合院的,但毫无疑问,肯定跟老舍先生笔下的不同。但他们心中的四合院跟老舍先生的四合院一起,共同构成了北京四合院的一部分。
我曾经专门留意过,北京有一个与中国传统建筑有关的兴趣小组,孩子们在这里能学到四合院的建筑知识。这些孩子,有被父母送过来的,有跟同学一起来的,有家住附近胡同里的,有说一口京片子的混血儿,还有在国外留学的“小留学生”趁着暑假回北京来参加这个项目……看到这些孩子,我心中油然生出巨大的感叹:北京四合院的力量太大了,它们矗立在胡同里,历经沧桑仍未被遗忘;同时,四合院又是那么丰富包容,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我,也找到了自己要写作的内容。
我在《四合院营造计划》这部作品中设计了3个不同生活背景的孩子形象,他们通过了解北京四合院的传统营造技法,更加熟悉了北京这座城市,各自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实现了成长。他们各自遇到的难题不同,但解决方法是一致的,那就是靠亲情与爱。他们学习的不仅是四合院的营造技法,也是家的“营造”方法。
人们之所以迷恋四合院,绝不仅仅因为迷恋那些建筑本身,更是因为对其中那份人间烟火气的向往。归根结底,是对家的依恋。
《四合院营造计划》
王苗 著
新蕾出版社
2023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