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最亮的色彩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1-14

我今年4月才结束在伊朗的常驻工作,就在离任前,我又赶上了一件大新闻:3月10日,来自北京的重磅消息再次引发了全球关注,伊朗和沙特在北京对话,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这件事在当地引发了很大的震动。伊朗的资深记者马纳菲给我打来电话,他说,你们中国太牛了,这件事除了中国,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做到。
伊沙复交后,伊朗外交部的首场记者会引来了众多媒体关注。他们的发言人看见我,笑着说,请中国记者提问。我当时问了大家都在关心的问题,为什么在北京,为什么是中国?发言人在回答中说,因为中国斡旋伊朗和沙特复交是出于一片公心,中国这样做,大家都受益。
伊朗和沙特复交,我采写的海外观察报道被100多家国外媒体采用。中国媒体在记录中国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同时,我们自身也成了世界媒体中的一股建设性力量,用我们的报道传播和平与发展的声音。
如果新闻有颜色,我想上面的新闻是天蓝色的,就像阴霾散去蓝天再现,让人振奋。
驻外的这几年,我去了很多地方,也采访了很多人,听到了各种声音,里面也有杂音、噪音。我时常思考,面对纷杂的国际舆论场,作为一名中国记者,我能发挥什么作用?如果把世界媒体一起想象成一块调色板,那么中国媒体是什么颜色?
与前面的天蓝色不同,在有很多荒漠的中东,我看到更多的是这样的色彩。我采访过几个得了“蝴蝶病”的孩子。所谓“蝴蝶病”,是因为这些孩子身上的皮肤经常溃烂,脆弱得像蝴蝶的翅膀。
我的采访对象小雷扎伊,只有6岁,可他小小的身体上布满了一片又一片血红色的疤痕和没有愈合的伤口。因为病情严重,他的手指已经粘连在了一起,再也没法张开。
他的妈妈告诉我,要是能用上某个西方国家医药公司生产的敷料,就可以大大减轻孩子的痛苦。可因为小雷扎伊所在的国家长期遭受严厉的外部束缚,这家公司不敢向他们出口。
没有专业的敷料,小雷扎伊只能使用普通的纱布,每次更换时都会被扯下来一层皮。他的妈妈问我:中国记者,你能不能告诉我,我的孩子得了病,需要药,这和那些国家间的恩怨有什么关系呀?
小雷扎伊的故事用多种语言播发后,很多外国网友留言转发,声援他们。我把这些反馈都转给了小雷扎伊的父母,他们非常感谢,告诉我,很少有国际媒体关注他们,谢谢中国记者为他们发声。
如果新闻有颜色,我想为小雷扎伊做的报道是暖黄色的,就像太阳光,既在伸张正义,为像小雷扎伊这样的弱势群体打气发声,在国际舆论场上发出他们的声音;又在抚慰人心,给这些饱经苦难的家庭带来并不常有的好消息。
工作在国际传播一线,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世界正越来越关注中国的态度,倾听中国的声音,参考中国的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记录好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就是在为国际社会增添可感知、可参考的发展案例。
我曾经在湖南分社工作一年,走过了那里的山山水水,坚持用中外文发稿,向全世界展现这个巨变的中国。在湘西大山里的十八洞村,我和乡亲们围着火塘,火塘上就是山里人家象征着好日子的腊肉,听他们讲怎么办农家乐、怎么开发山泉水,越聊越兴奋,火塘越烧越旺,柴是一续再续。
稿子发出来后,有外国朋友说:十八洞村原来那么穷,今天的日子好起来了,你们走的路我们也要试一试。
如果新闻有颜色,我想十八洞村的故事是火红色的,既写出了中国人的幸福,也带给了世界启发。
说起这火红色,最近的杭州亚运会又让中国火了一把。在总社新闻报道的评论区,我看到了海外的受众们一次次为中国点赞:当“数字火炬手”高持火炬踏浪而来时,外国受众赞叹中国的科技发展;当烟雨江南西湖莲开的画境在观众面前展开时,外国的网友们被东方美学折服;当看到中国的游泳名将张雨霏为了坚强的日本运动员战胜白血病重返赛场而流下眼泪时,不少人跟着她们一起落泪。
中国人民的热情、中国社会的活力,也给不少来报道亚运会的外国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孟加拉国体育编辑莫萨林说,中国人民都很友善,相信亚洲人民都会享受亚运会。
随着中国一步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媒体的一字一句、我们的每一帧画面,都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是当今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用中国立场阐释重大新闻,用中国视角采写独家报道,用中国故事启迪共同发展,中国媒体正成为世界媒体调色板上亮眼的色彩。
我和大家讲的这三个故事,天蓝色的和平、暖黄色的正义、火红色的发展,这些故事能引起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受众的关注,是因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追求。在全人类追求共同价值的多彩实践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也将继续努力为大家挖掘出更多更亮眼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