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人士围绕《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百篇·科幻卷》热议科幻阅读——
让科幻作品激发青少年对宇宙的哲学思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1-14
在日前举办的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奇想国童书”携手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百篇·科幻卷》收获了一众粉丝。当今的青少年需要怎样的科幻作品?业界人士对此分享了各自的思考。
开启想象力探索之旅
《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百篇·科幻卷》记录了1917—2017年间的100篇名家原创短篇科幻小说,兼具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题材丰富、主题多元,涉及人工智能、元宇宙、基因编辑、异域探索、时空旅行等当下青少年感兴趣的话题。故事呈现出硬核、幽默、温情、惊险、朋克、瑰丽等多元化风格。作者既有萧建亨、王国忠、童恩正、叶永烈等老一辈作家,又有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新时代科幻代表作家,以及宝树、陈楸帆等新生力量的原创科幻作品。
《科幻卷》总主编孙建江表示,《科幻卷》全7册全面展示中国科幻文学短篇艺术百年风貌,旨在将最具代表性、节点性的作品呈现给大小读者,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对科幻文学和科幻发展史有更深的认识。
“我们全心全意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审美和文学的标准来做这套书,希望能获得读者和社会的反响。”在孙建江看来,要做成精品,宁肯放慢脚步,宁肯花更大的功夫筛选,也要经得起历史和读者的检验。
塑造“百年科幻经典”的标准是什么?《科幻卷》分卷主编赵海虹认为,这套书首先是儿童文学,是按照真正的科幻标准来选编的,因为科幻的发展和儿童文学发展的区域其实是有深度勾连的。为此,她特别选取中国记忆、历史记忆,以及可以拼接浮现出近代历史的科幻篇目,如《石笋行》《远古的星辰》《伏羲》《昔日光》等,希望读者从中品味科幻的趣味性,感受“它既可以是深沉的,也可以是轻灵的”。
由于《科幻卷》编选的标准是“要找到作品发表的最初版本”,科幻评论家三丰帮助搜寻了大量的版本数据和版权相关信息。他认为,《科幻卷》的出版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他希望读到这些故事的小朋友能获得一些启发,将来成长为科幻作家。
在现实世界为孩子“擦亮火柴”
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阅读科幻作品能够锻炼科学思维、培养想象和创造力,获得更渊博的科学知识和更严谨的跨学科思维,亦能得到启发,从而进行更深入的人文思考。
“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会不断地变化并更新我们的认知,人类也会不断想象及探索这个世界。”青年科幻作家、现当代科幻研究者夏笳表示,希望孩子们读到优秀的科幻作品后对未来和世界抱有愿景,并期待科幻文学能在现实世界中为孩子“擦亮火柴”。
赵海虹表示,青少年正处于求知欲最为旺盛、对世界充满好奇并热爱探索的年纪。这个阶段阅读科幻作品,是帮助他们拓展眼界的一个非常好的路径。充满奇思妙想的科幻作品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助力他们在作品中发现与探索时代语境下的个人成长。
“在我国,科幻文学已有相当广泛的阅读基础人群,而在青少年阅读领域,科幻也是备受关注的类型。”三丰以自己小时候很喜欢的科幻启蒙作品《石笋行》为例表示,它将古蜀文化与现实相结合,经由杜甫的《石笋行》诗篇贯穿起历史和时间的厚度、宇宙太空和宇宙空间的广度。
业界人士认为,科幻作品中飞驰的想象力高高托起了超越时代的精神价值,能够引发青少年对人类与宇宙、人类与未来之间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