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媒”为媒 万里为邻

作者: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赵婧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1-08

  一次采访是一次相遇,记者的人生注定不同,别人的精彩和不凡充盈着我们。我们将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美好、传播友谊、丰盈世界。

  ——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赵婧赟


  杭州第19届亚运会虽然已经结束,但有一个场景至今留在我脑海里:那是一张10月3日我在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拍的照片,照片里的人是老挝棒球队教练李俊勇,他正在认真“阅读”《绍兴日报》。

  其实,他并不懂中文,为什么会关注这张《绍兴日报》呢?

  亚运会期间,作为一名注册记者,我几乎每天都奔走在赛场,采访海内外运动员、教练。9月27日晚上11点多,我在朋友圈刷到棒球馆工作人员的一段话,他说:“十分有幸见证一支国家队队史上的首胜。教练团队自己贷款训练,自费出国参加亚运会。当他们获得老挝国家队队史上第一场胜利的时候,领队第一个反应不是庆祝,而是先办理机票改签。”

  自费来参加比赛?这么快就要回去?当时我心里打了一连串的问号,我想采访这支队伍。于是我马上联系这名工作人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联系上老挝棒球队的教练。

  怎么办?第二天我又赶到场馆,一边采访常规赛事,一边想找机会联系老挝队。我从白天等到晚上,就在我感到失望时,新加坡和泰国的比赛开始了,我眼前一亮,观众席上出现了老挝队运动员!我抓紧冲上前,热情地和他们say hello,抛出了在心里酝酿了一晚上的问题。原本说好只需要十几分钟的采访,一聊就聊了近一个小时。

  队员们兴奋地告诉我,这是他们第一次在有灯光的球场上比赛,第一次有那么多观众为他们加油,这是他们之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在这里多打几场比赛……言语中满是期待。就在这时,泰国队获胜,20多位老挝运动员一阵欢呼。原来,根据赛制,当晚的比赛结束后,老挝队将成功晋级超级循环轮。这意味着他们能够继续比赛,能在绍兴这个亚洲一流的球场上继续战斗。采访结束时,我和李俊勇教练留下了联系方式。

  我连夜在笔记本上敲下了他们的故事,同时,又通过邮箱把志愿者拍下的我和老挝棒球队的合影发给他,很快就收到回复,谢谢我发给他照片。

  当晚,编辑收到我的稿件后,提出配发一张老挝棒球队平时训练的照片,我就向李俊勇教练提出这个请求。很快,他便发给了我。

  几天后,我收到李俊勇教练的外文邮件,他说想要一份刊登了他们球队故事的报纸作纪念。第二天我把这份《绍兴日报》送到了亚运会比赛现场。尽管他不懂中文,但拿到报纸的时候,脸上露出会意的笑容,还特意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名字,谢谢我记录了他们在亚运赛场上的表现。他说,要把报纸带回老挝,给更多的队员看。

  此后,我们通过邮件沟通老挝队的比赛情况。10月6日晚上,李俊勇教练在邮件中说,明天是他们最后一场比赛,希望我能去观看,也想道个别。第二天,我如约去观看老挝队的比赛。当我问李俊勇教练对亚运会、对绍兴的感受时,他想了想后小心地从包里取出两幅画,画的都是红色的花雕酒坛。他说,绍兴是“中国黄酒之都”,这是他在亚运村里体验品尝黄酒活动时画的,它们载着酒香,载着亚运的美好,他要带回老挝。

  报道发出后,老挝队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因为种种机缘我有幸成为见证亚洲大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沉浸在这心心相融的时刻,我也真正体会到这句诗的含义。当我们不分远近、不分国籍地为运动员加油喝彩,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他们的动人故事,传递的不仅是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更有一份“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情谊。我想,这便是记者工作的重要意义,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当好传播文明的使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