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伦理学》在兰州大学首发

填补我国农业伦理学教材空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0-25

  本报讯 (记者田野)10月21日至22日,任继周草地农业学术思想研讨会在甘肃兰州大学举办。研讨会期间,举行了《中国农业伦理学》首发式暨《任继周著作集》电子书赠送仪式。

  任继周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是我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在视频发言中,他简要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来到甘肃、扎根甘肃,从大学时代立志改变国人营养结构的梦想,到对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草地农业学术思想体系的形成,以及对农业伦理学的关注与研究等人生历程。

  《中国农业伦理学》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任继周担任主编,是众多学界专家参与并联合编纂完成的有关农业伦理的一部巨著。全书以简御繁,以多维的架构,将纷繁杂陈的农业伦理学难题纳入时、地、度、法4个维度之中,论述简约明晰,勾勒出了中华农业伦理观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响应的概貌。该书从海量的史料和资料中研究包含农田、草原和自然生态的农业复杂系统进行重新建构,以睿智的眼光和缜密思考,完成对古今农业的条分缕析。同时,从哲学的高度、历史的深度审视中国广大地域上下几千年的农业活动,高屋建瓴地系统总结农业活动背后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观念,阐释农业发展背后的逻辑关系,找出产生现实问题的本质原因,从而找出合乎规律的解决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表示,该书写出了如何继承中华农业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标志着我国农业伦理科学从经验到理性的重大跨越,对于现代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中国农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天金说,《中国农业伦理学》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高层次的理论著述,为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拓展了清晰思路,为解决当代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建华认为,该书是伦理学领域的新开拓,为农业伦理学这一全新领域增添了一部颇有分量的著作,可以说是弥补了有着几千年农业文明传统的中国而无系统的农业伦理学理论的缺陷,促进人们对于“农业向善”的研究和思考,填补了国内农业伦理学教材的空白,为国内农业院校开设农业人文类课程提供了素材支持和学术支持,推动了农业伦理学乃至农业科学和伦理学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