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革下勿忘坚守本心

作者:胡亚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10-24

  胡亚权 《读者》杂志创办人,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读者杂志社原常务副社长,曾获全国“最美奋斗者”称号。


  年矢每催,癸卯年重阳节到了。每到此时,会有人约三五好友去登山,会咏诵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年读到此诗,却是别样心情。在我的好友之中,一生最好的挚友、兄弟、搭档郑元绪先生,已于年初作古。确然少了一人。

  于是想到44年前老郑和我一起创办《读者》杂志的那些岁月。两个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兰州大学的理科生不知天高地厚要办一份大众文化类杂志,的确有点匪夷所思。但我们竟然做成了。1981年5月,《读者》问世。在简陋的办公室,老郑捧着散发着油墨香的创刊号,激动地说:“是一本杂志?”我说:“一本好杂志!”那份自信来自几个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帷幕;甘肃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曹克己先生的坚定支持;十年文化断层后广大读者的巨大知识渴求和市场;“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定位和办刊人的信心理念。

  我们通常把10年称作一个年代,新中国期刊业也与时俱进。我们有幸参与和经历了新中国期刊的第二次起飞。老牌杂志中,《大众电影》惊人的960万册单期发行量,《人民文学》《诗刊》《收获》《十月》《科学画报》《知识就是力量》《大众医学》《少年文艺》的权威感。20世纪80年代新创刊的杂志,如果说《武林》《气功》代表了短暂的时尚,《作文》的活跃则反映了高考的长期升温。《黄金时代》《辽宁青年》对青年期刊的引领,《知音》《家庭》《女友》《少男少女》对妇女期刊的导向,《故事会》《今古传奇》对通俗读物的带动。《新华文摘》是核心期刊,《青年文摘》《读者》则是大众刊物中的佼佼者。20世纪90年代的新锐刊物《时尚》《瑞丽》以及《城市画报》隐含着时代对财富的追求和炫耀……个个可圈可点。

  期刊只是传媒的一个小分支,而传媒是信息的工具平台。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上,信息的传播经历了口传、邮政系统、电报电话、计算机网络等方式。以载体而言,经历了石刻、纸张、书报刊、电脑到智能手机。在这40年里,我们经历了人类科技史上最惊涛骇浪的巨变。其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1968年发明的互联网在20年前的普及,以及1993年发明的智能手机在10年前的大普及。这两项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平面媒体逐渐被多媒体取代,读者的眼球从书报刊转向电脑、手机屏。有专家预言:在未来5到10年间,大多数现行媒体样式将被以综合为特征的网络媒体所取代。

  眼前的现实是:1703年8月8日创办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日报《维也纳日报》于2023年6月30日最后一次以纸质版形式面世,今后仅在网上提供新闻。美国《读者文摘》2009年停刊、美国《新闻周刊》2012年停刊……近年在中国报刊业中,停刊休刊已然不是什么新鲜事,近年休刊的名单中,有《城市画报》。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多媒体到融媒体,新媒体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严谨的表述是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媒体从单一化变为多元化、碎片化,加上电视广播的网络化。从科学技术角度讲,我们的的确确已进入一个新时代——数字时代。如果把30年前期刊的面世形容成“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话,现今是否有“一池草色万蛙鸣”之感叹。时下一份刊物的发行量还不及一位网络大咖成百上千万的粉丝量。纸质媒体的报刊步履艰难,现状令人担忧。但社会现实中,大多数受众的感受却与我们这些传统出版业内人士大相径庭。他们更在乎传媒的便捷和信息的丰富,人人手持智能手机,乐此不疲。

  还记得1984年《读者》杂志举办了第一届阅读奖活动。先是编辑部出了几十道选答题,内容皆来自创刊近3年的《读者》杂志。奖品也很普通,一等奖是价值22元的《辞海》,名额100个。不想这届阅读奖掀起一波兑奖热。北京大学一位老师给我们来信说,他最近遇到一件事,他的学生们来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些连他自己也回答不了。“仔细追究才知道是你们杂志搞的活动,我找来你们的杂志一读,的确不错。”那一次,编辑部收到8万份答卷。我们如期抽奖,还请了公证处派员公证。在40年前,查找一个答案要跑遍图书馆,或找来3年的《读者》重读一遍。在今天,手机上搜搜,几个小时可以解决。阅读奖同时设计了“读者调查表”,项目包括读者的学历、身份、爱好以及想从本刊读到什么等问题。其实深层次的收获是读者调查。我们按3%的比例抽取了2500份读者调查表,仔细统计后,获知了本刊读者的大量后台资讯以及对下一年度办刊思路的调整。以今天的说法,那可以叫大数据,是近两年才兴起的事情。假如今天要举行这样的活动,又会如何?一定是精密的策划,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大量的资金。那又怎么样?没有人会那样做。这就是时代的变革。

  网络时代,每天都是挑战,每天都有机遇。纸媒报刊渐渐式微,知名主持人改行去直播带货,城市报亭消失,没有几个人用纸币买菜,人工智能取代了文秘,谁稀罕佩戴手表,手机却是须臾不离。面对现实,我们能做什么?或者说时代在让我们做什么?真是一个巨大的考题。祝同行们深入地了解世界传媒的大趋势、数字时代的博大内涵、中国特色的传媒业,勠力同心,闯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