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版权“六进”系列宣传服务活动
走过广袤草原 传递版权强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9-21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各个旗县市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当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艺作品也使得基层成为文化“富矿”。版权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要素,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关系到著作权人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非遗和民间文艺作品的版权保护、传承工作,在明确保障机制、严格依法保护、创新管理模式、创建和宣传品牌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版权兼具创新属性和文化属性,在促进创意产业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无论是发展创意产业,还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都需要以版权保护为前提和保障,让其走进寻常百姓家,是内蒙古自治区正在进行的新尝试。
走深走实 开展版权保护调研
近年来,内蒙古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直属版权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持续开展“六进”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帮助创作人、企业排忧解难,解答版权难题,以促进版权保护和版权赋能企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为落脚点,提升服务效能,解决影响版权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制约,保护、引导和发挥好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内蒙古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主任韩勇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宣部、国家版权局高度重视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工作。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的逐渐深入,也让内蒙古自治区的非遗和民间文艺作品备受关注。但因其确权困难和权利人版权意识较弱以及内蒙古幅员辽阔的地域因素,导致版权这一有力的保护方法在内蒙古普及范围和影响力都十分有限。为了更好地让版权助力非遗和民间文艺传承创新,工作站从2018年就开始持续坚持“六进”活动,只为进一步增强版权保护意识,让民族艺术走向世界。
就在记者采访的一周前,工作站的版权服务团队,刚刚走进乌兰察布市开展了新一期的版权工作培训班,为乌兰察布市各旗县版权行政管理人员及全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等共计100余人进行了版权知识培训,并深入企业开展版权保护调研工作。
培训老师从版权的概念、内容、范畴等基础知识入手,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详细讲解版权保护的期限、版权保护的作品类别、版权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保护版权的作用与意义以及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等受权利人所关心的法律知识,并结合乌兰察布市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介绍版权管理中的确权、授权和维权3个重要因素,以及版权纠纷的解决途径,帮助参训人员管理和运营版权。
韩勇介绍,今年的“六进”活动主要以版权保护服务惠企助企活动、版权保护服务助力民族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版权保护服务助力外贸经济发展活动、版权保护服务助力人才就业创业活动等多个方面为抓手,深入了解、梳理著作权人和相关企业需求,让企业与版权保护中心精准对接,形成工作合力,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版权问题和困难,确保每项活动都落到实处。
在培训期间,工作站调研组走进内蒙古言知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及兰图美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看现场、问诉求,积极开展“一对一”的版权交流活动。工作站调研组与企业负责人分析在经营及创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机会与挑战,并为企业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的版权保护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
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培训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和指导意义,今后将努力把培训所学所思所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版权工作的创新措施,进一步做好版权工作。
答疑解惑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非遗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承载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个体故事、家族命运和时代变迁,发掘非遗时代价值,创造新的交汇,版权保护和传承是不变的课题。
在内蒙古自治区有许许多多的创作者坚守着当下,以平静、执着的热爱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一件银器需历经千锤万打方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一名手工艺人则需栉风沐雨才能沉淀为匠人。在内蒙古从事蒙镶工艺研发、制作和传承工作的李忠强,就是这门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蒙镶工艺是在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工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传承历史。它以金、银、铜、铁等为原料,在技艺与风格上吸收了蒙、藏、苗、满等少数民族金属工艺品的造型设计及装饰特色,通过匠人之手制成极具地域及传统特色的工艺品。
李忠强向记者介绍,蒙镶工艺品的纹案样式主要来源于匠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对古籍史料的理解,通过锤敲、錾刻、焊接、花镏编织、镶嵌宝石等步骤将平面的图纸还原成立体的工艺品,这不仅需要手艺人精湛过人的技艺水平,还要心、眼、手、力的精密配合。上百万次錾击出的不仅是细致精妙的艺术品,更是在岁月的流逝中肩负着技艺传承使命的匠人专注且坚毅的心性。
“我们每日每夜的心血,都倾注在这些作品中,这些作品不仅凝聚着我们本身的努力,也是一代代人文化的传承,我们当然十分愿意作品随着商业化的开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但是在此过程中,被侵权怎么办?如何规范使用、管理、开发其版权?这些都需要更加专业的帮助。版权保护‘六进’宣传活动来得十分及时,走进了我们工作室,强化了我们对于版权保护和运营每一个环节的理解,加深了我们对版权工作在非遗传承、保护和运用中的作用理解。”李忠强说。
“版权保护与服务工作是一项长久性的重点工作,下一步,工作站将继续深入更多盟市开展版权知识培训与版权公共服务,全力提升自治区作品登记的质量与水平,逐步打通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不断完善版权产业发展体系,促进自治区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还将充分聚焦企业需求和困难,调配各类版权服务资源,创新服务举措、优化服务供给,推动版权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精准对接加强版权保护,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韩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