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广西卫视传播策略初探

作者:闫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9-13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提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如何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工作,更好地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成为媒体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的创作方向。

  对于农业大省(区)广西而言,广大农村所蕴含的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大有可为。为了更好发挥主流媒体在乡村振兴中的政策宣传、舆论引导以及“桥梁”“纽带”的作用,广西卫视推出多档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节目,如《大家来到我们村》《乡村振兴新农人》《我们的新征程》等,以不同视角讲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进程,从展现乡村新发展、新机遇,到利用主流媒体资源,建设性参与到乡村振兴实践中,探索出主流媒体赋能乡村振兴的传播模式。

  把握主线 靶向精准

  广西卫视开设的多档节目中,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为核心要义,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展开。同时,结合广西本土特色,凝练节目框架,叙事手法层层递进,故事讲述向深向实。

  例如《大家来到我们村》共14期,从广西14个地市选取14个有特色的村落,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角度,探索乡村振兴模式。无论是实事求是地讲述乡村产业的可行性及前景,还是关注、搭建人才及科技服务的渠道,节目采用多元立体的视角呈现乡村建设,充分挖掘、传播乡村振兴的广西实践,为乡村振兴寻找示范样本和经验。节目第11期讲述了北海市合浦县渔江村的故事,这是一个靠海而建的小村庄,当地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保护海洋及周边万亩红树林生态环境,取缔了海上箱网等传统水产养殖,发展陆地生态养殖模式。节目组邀请广西水产畜牧研究领域的专家把脉问诊,为当地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长期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如今的渔江村海水清了,红树林修复了,开辟了环海骑行、红树林研学等旅游新产业,并带动了当地的水产销售,走向了“生态美”“百姓富”的生态发展之路。

  创新模式 丰富表达

  无论是“李子柒”还是“张同学”,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在自媒体平台上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乡村生活、时代新貌,勾起了人们无限的乡愁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广西卫视从传播需求和媒体功能角度,充分吸取了新媒体各类“出圈”作品的经验,并坚持内容创新、跨界融合,吸引了更多关注。

  一方面,节目风格网感化、年轻化、快节奏化。如《大家来到我们村》中出现的南宁市马山县羊山村,为了讲述当地人与猴子和谐共生的故事,节目中把野生猴子称为“编外村民”,在后期包装上通过表情包、变音、魔性音乐以及轻快的剪辑方法,讲述人与猴子的故事,增强了乡村生态文明故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邀请知名嘉宾,以“探店”的模式“探村”。“探村”期间,无论是对青山绿水的描摹,还是对乡土人文的展现,都代表了年青一代对乡村的观感,同时也契合了当下潮流,满足了大众的消费口味和心理需求,唤醒了人们对于家乡的集体记忆,激发了城市居民对于美好乡村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心理隔阂。同时,打造全媒体直播间,分享乡村好物。《乡村振兴新农人》通过大小屏互动,实现了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每期节目邀请当地村民、合作社负责人、商户在田间地头现场带货,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乡村好物的生产过程,既助力了农产品的销售,推广了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又展现了乡村新风貌,让观众享受乡村高质量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释放了媒体助农影响力,是媒体赋能乡村振兴公益实践的有益尝试。

  贴近一线 深度展示

  乡村振兴需要群策群力、广泛参与,广西卫视用贴近乡土民情、贴近百姓关切的事例,深度展示时代变革中的乡村一线。

  首先,引入资源,共商乡村发展。广西卫视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在节目中邀请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和企业负责人等社会力量,以走村串户的形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当地各类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利用资源助力当地产业振兴,展现乡村振兴全民参与的奋斗图景。在《乡村振兴新农人》今年的第一期节目中,节目组邀请广西科技特派员——广西农业科学院教授牟海飞,为崇左市驮卢镇的百香果种植把脉问诊,以“实地指导+微信群网络服务”的工作模式,随时随地为当地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在《大家来到我们村》贵港市山边村的节目中,节目组邀请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推动当地罗汉松产业升级,让当地村民从罗汉松的初级种植,升级为罗汉松艺术品的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其次,集结主力,聚焦生动细节。村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这里的村民,有关注乡村,开拓出一片天地的领路人,也有扎根乡村,一直致力于乡村建设的带头人,还有热爱乡村,从城市回归故土的新农人。从这些人身上,可以窥见乡村振兴的全部历程。通过“微视角”讲述“大主题”,小到个体情感、人物性格、人情冷暖,大到国家政策、党建引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将乡村振兴历程娓娓道来,让乡村振兴这个宏观的议题变得鲜活立体、亲和力十足,更激发出了观众的共情心理和参与感。比如在《我们的新征程》今年的第二期节目中,讲述了二十大代表杨宁的故事。她大学毕业后走进广西柳州江门村任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为了带领村民走产业发展之路,以自己的名义贷款,甚至卖掉自己的婚房发展当地产业。从被村民质疑到带领群众致富,从艰辛创业到终有所得,这是一个女大学生村官的励志故事,也是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工作者的缩影。

  再次,不拘一格,挖掘特色样本。广西地理环境独特,八山一水一分田,有自然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地区,也有交通不便、较为艰苦的边远山区。有积极配合、共谋发展的群众,也有合作意识不强、对新产业比较畏惧的群众。节目为挖掘尽可能丰富的案例,在归纳总结示范村、明星村发展经验的同时,也记录了基础较差、发展困难、遭遇阻力大的地区的发展进程,以获取丰富的特色样本。例如,在《大家来到我们村》防城港市上思县排柳村的节目中,当地党政部门邀请的农业专家在调研考察后,建议开垦荒坡林地种植红香橙,但红香橙种植周期长达4年,种植成本高,当地村民更愿意外出打工,不愿承担风险。为了发动群众,当地党政部门充分发动基层党组织力量,通过党员带头发动群众、规范产业发展、聚集优质资源、提供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实现红香橙产业的落地,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成为较具特色的案例。

  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重大战略,媒体既要做好国家大政方针的政策宣传、舆论引导,满足群众需求,也要实事求是,讲好正反两方面故事,在展现中国乡村翻天覆地巨大变革的同时,与时俱进、言浅意深地为乡村振兴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