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刊物服务大农业 新实践擦亮老品牌

作者:本报记者 杜一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9-05

  8月7日上午,《农村百事通》直播团队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参加再生稻测产会并进行直播。 资料图片


  坚持“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一点就通”的内容特色,坚持服务为先、公益先行的服务理念,坚持深化融合、不断更新传播方式的融合路径,创刊于1982年5月的《农村百事通》杂志几十年情系“三农”,尤其是近年来的新实践,更加擦亮了41年的老品牌。

  “虽然办刊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我们初心不变,始终把读者当亲人。”《农村百事通》杂志社副社长、执行主编唐甜日前在刊协讲堂第四十一期上分享了《农村百事通》的办刊经验与心得。


  做农民的贴心人


  “我们一直坚持‘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一点就通’的内容特色,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唐甜重点介绍了《农村百事通》这几年坚持内容为王、以科学实用的内容回报读者厚爱的做法。

  “编辑部对每一个‘新人’上的第一课就是如何将杂志内容做到‘通俗易懂、科学实用’。”唐甜介绍,针对读者群体特点及阅读需要,杂志刊登的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了编辑的精心构思和润色加工,文章体例和语言描述都是针对农民读者来“烹饪”的。

  在办刊过程中,《农村百事通》不断探索如何做优期刊,尤其是与时俱进,不断推出新栏目。41年来,先后设置栏目100余个,其中不乏读者喜爱、阅读性强的王牌栏目、特色栏目和优质栏目。

  《农百访谈》栏目于2014年应势打造,以“实地采写、内容新颖、报道翔实”为特点,每期推出一个访谈对象,在栏目中谈政策、道创业,说成功、言失误,话生产、议营销,先后采访了300多位“三农”领域的先进典型。《法系百家》栏目创办20多年,积极为读者普及法律知识,介绍了无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民事纠纷是如何依靠法律来解决的生动案例。《乡村旅游》栏目则是继《农百访谈》之后的又一个原创采写栏目,每期介绍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乡村旅游景点,通过“看景”和“说景”全方位展现该乡村旅游点的特色及经验做法。

  坚持不断创新,办好老栏目,推出新专栏,令《农村百事通》杂志更接地气、更受农民读者喜爱。


  公益先行服务“三农”


  1992年,为更好地服务读者、服务“三农”,《农村百事通》设立读者服务部。当年这个大胆而创新的举措,使《农村百事通》形成了“开展服务早、服务项目多、服务读者广”的鲜明特色。

  据唐甜介绍,30多年来,《农村百事通》读者服务部在解决读者买难卖难、推广农业新产品、培训致富新技术等方面帮读者所需、解读者所困,真正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也造就了一大批农村致富带头人。这些带头人中,有不少都已经成了当地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目前,读者服务部拥有会员13万余人,累计为数十万读者提供服务。

  为了落地式服务于农民读者,早在2009年,《农村百事通》在江西科技出版社的领导下投资兴办了占地150公顷的“农村百事通出版产业基地”,集农业技能培训、养殖示范、种植示范、新产品技术推广、都市人员农事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唐甜表示,“农村百事通出版产业基地”不仅是杂志品牌延伸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也为文化企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些经验。

  《农村百事通》服务的领域是农业、服务的市场在农村、服务的对象是农民。唐甜说,为回馈读者厚爱,杂志社每年都会组织和参与多场“送科技下乡”活动,给广大农民朋友赠送《农村百事通》杂志和农业科技书籍,并聘请农业专家和医学专家下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解答疑难问题。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时,编辑部还积极策划出版了《农村百事通·防疫特刊》和《农业生产技术——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应急措施》图书,并同步在网上发布书刊的电子版供读者免费下载阅读。之后还将书与刊各加印1万册,通过市县科协或农业农村局将图书和期刊捐赠给了有需要的读者。


  深化融合不停步


  《农村百事通》杂志社的媒体融合总是应势而为,助力自身发展。

  2006年上线运行的农村百事通网站,2011年升级改版,今年又对其再次进行了改版。开办的多个频道,比如在线远程教学培训、供求信息、农百商场等,成为帮助农民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助手和渠道。

  2014年,《农村百事通》与中国移动合作,在“和阅读”平台推出了手机版;之后两家深度合作,又推出了《农村百事通》5元阅读品牌包,分13个栏目、以每月12期的频率更新,目前用户达10万多人。

  2014年年底,《农村百事通》提出建设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集中供应基地的设想。经过多年发展,线上,《农村百事通》已入驻淘宝、微信等多个电商平台,为广大读者提供杂志、农产品、农资产品等销售服务;线下,《农村百事通》2016年在江西省井冈山市与合作伙伴开设《农村百事通》农产品体验馆,逐渐形成了“店里挑选包邮到家,吃完复购线上下单”的服务特色。

  随着社群媒体的迅速发展,《农村百事通》也开通了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利用微信丰富的接口功能和简捷的支付方式,一个集书刊阅读、销售、农副产品销售等诸多服务功能的收费服务平台成功搭建。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农村百事通》还推出了“农百之家”数字综合服务项目。该服务项目以一套知识服务管理系统为主体,分别为不同用户群体打造适合的载体,实现“B端+ C端”全覆盖。

  “这个项目,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具体地感受到我们以融合新媒体手段服务广大农民读者的心意。”唐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