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做书亦若烹小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9-04

为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湖南人民出版社联合东方出版社日前推出《治大国若烹小鲜:引领新时代的36个妙喻》(第一辑)。在业界看来,该书作为一本通俗理论读物,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了通俗化的阐述,有深厚的理论、宽大的视野、有温度的语言,实现了有力的传播,真正做到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小比喻”阐发“大智慧”
“学妙喻、悟思想、行大道,是我们策划出版这本书的最大考量。”《治大国若烹小鲜》责任编辑之一,湖南人民出版社大众社科文史图书事业部总监助理、产品经理傅钦伟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该书立足从一个个比喻的本意出发,深入阐释大国治理背后的大智慧、大道理。
为尽可能做到内容涵盖广泛,创作团队从党的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等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中的比喻进行了全面梳理。
从“主心骨”“定海神针”到“补钙壮骨”“打虎拍蝇”“刀刃向内”;从“飞来峰”“石榴籽”到“阿喀琉斯之踵”“腾笼换鸟”;从“真经”到“营养剂”……书中选取的36个妙喻非常有广度,涵盖了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
为力求引用有精度,作者方聘请了多位知名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参加编写和修改的都是理论功底扎实、熟悉相关工作的骨干力量,有的还是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
多举措确保高水准
做书亦若烹小鲜,备料考究和掌握火候技巧缺一不可。《治大国若烹小鲜》题材重大、视角新颖,在图书编写出版过程中,作者团队和编辑团队采取多种举措,确保图书的内容准确与专业水准。
“在选题策划阶段,编辑团队积极配合作者团队,广泛收集习近平总书记各方面妙喻,仅编辑参与整理的妙喻就近300条。”《治大国若烹小鲜》责任编辑之一、湖南人民出版社大众社科文史图书事业部产品经理潘凯向记者这样介绍。
在书稿创作过程中,先由作者完成写作样章,编辑团队再对样章进行集中讨论,确定文风体例,将写作要求和写作规范清晰传达给每一位作者,做到凡是引用必有出处、凡是出处必是权威。具体篇章创作完成后,由该书主编、副主编进行逐篇审定修改,并安排作者进行相互校对,仔细斟酌表述用法,认真核对引文出处。
在审读编辑环节,出版社安排资深编辑对书稿进行多轮审读,从出版规范层面提出修改建议,同步邀请理论专家进行外审把关,出具专业审读意见。在编校过程中,责任编辑和校对逐条逐字核对引文出处,查阅100多种权威著作,确保妙喻严谨准确、有据可查。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该书既权威专业又具时效性,书稿临近出版之际,作者团队结合当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关要求,深入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对书稿进行再次修订。
精打磨设计求突破
为了给读者带来一本内涵与颜值兼具的精品通俗理论读物,《治大国若烹小鲜》从封面设计到内文版式,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前后共有10名设计师参与装帧设计,仅封面就设计了50余种。
“我们安排如此多的设计师,既是考虑了本书的重要性,同时也是为了能在设计上取得进一步突破。”潘凯介绍说,在前期沟通中,编辑参考了市场上各类畅销同类品,与设计师进行探讨,在每一次设计成果拿出后,我们都用心打磨,大到篇章设计、色彩搭配,小到字体字号、细节元素,反复斟酌、不断尝试。
最终,编创团队从书名“治大国若烹小鲜”蕴含的古文意义出发,将古文意思在封面中进行呈现,与此同时,目录各个章节精选了6个重要比喻点进行相衬,形成呼应。再则,由于“治大国若烹小鲜”源于《道德经》,湖南人民社邀请插画师根据老子当年与弟子对话的场景,设计了古代风格的烹饪器具,将治国与烹饪进行联动,生动形象地散发书名所蕴含的味道。
为进一步扩大《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社会影响力,争取更多读者关注,湖南人民社在创新宣传形式、丰富营销手段上不断探索。其主要做法有:一是利用新书发布会,以理论座谈的形式邀请各方专家出席,对新书进行推介,引发热烈反响;二是充分发挥主编的影响力,及时发布各类宣传图、宣传文案,得到众多读者关注和热议;三是积极挖掘线下渠道,设计地面店海报、易拉宝等物料,由合作客户进行门店陈列展示,并推动该书进入各地新华书店重点推荐书单,最大范围增加图书曝光率。
目前,《治大国若烹小鲜》发行量已突破2万册。傅钦伟介绍,今后湖南人民社将继续加大传播力度,联合作者团队,在省级媒体上进行图书内容连载,增强内容实用性和传播力;在抖音等视频平台上以书摘和听书形式介绍图书内容,剪辑“新时代成就”等主题视频链接图书;结合地方主题教育实践,策划理论宣讲和读书活动,推动图书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