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出版社推出中华文化英译本

外国人用英语感受杜甫诗的格律之美

作者:本报记者 金鑫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24

上海大学的国际留学生登台朗诵杜甫诗歌,现场气氛达到高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供图


  用英语读出杜甫诗歌的音韵、格律之美,如今外国人也能做到了。8月20日,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杜甫诗歌全集英译》(十卷本)新书发布会在2023上海书展上举办。当上海大学的国际留学生登台朗诵杜甫诗歌时,现场气氛达到高潮,掌声不断。

  《杜甫诗歌全集英译》选入杜甫全部1500首诗,是杜甫所有诗歌的第一个韵译本。作为本书策划、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孙玉说,要了解中国,文学是一个重要入口,向世界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更是出版社应有之义。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要“讲好”,这本《杜甫诗歌全集英译》采用了韵译,更能让读者感受杜甫诗歌的韵味。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思辨与演讲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则强调了中英文团队的合作。

  在《思辨与演讲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系列丛书新书发布分享会上,丛书中文主编、语文特级教师曹勇军提到,中文编者团队甄选中国故事提炼文本内核,英文团队作“信达雅”的翻译,两者缺一不可。

  《思辨与演讲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作为“2023年上海市重点图书”,包括《智慧》《哲理》《传奇》《诗歌》《成语》等6册,内容涉及中国名人故事、哲理故事、民间传奇、古典诗词、成语故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故事等多方面。

  丛书中文编者、世界外国语中学刘晓分享了该书的编写创作过程和思路。他提到,中文团队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尤其是文言文、古诗词转化为易懂的白话文,才能让英文团队更好地翻译表达出来。他举了一个例子:从英文到中文,要翻译If you cannot be the poet,be the poem,意思是“如果做不了诗人,便活得诗意一些”,但联想到中国文化,翻译成中文便可更诗意、更引人共鸣一些:如果做不了李白,便化作明月。刘晓表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亦然,也需要一个重新创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