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安徽省铜陵市:
管育并举,让“护苗”行动走心更入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17
安徽省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铜娃学法”法治教育活动。
安徽省铜陵市“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7月25日,一场造型新颖、创意十足的“护苗”情景剧在安徽省铜陵市文化馆小剧场内精彩上演。铜官区西湖镇组织辖区孩子们来此观看,跌宕起伏的剧情、声情并茂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作品不仅要体现扫除文化垃圾的严肃性,还要强化正面教育引导的活泼性。情景剧特有的生动形象的演绎,能使‘护苗’宣传入脑、入心。”情景剧《绿书签 在行动》的主创人员裴罕曾是一名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多次参与市、县组织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如今,作为一名文艺创作人员、双重的身份和经历,让他深刻理解“护苗”工作的意义。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随着信息传播日益多元、网民年龄日趋低龄,铜陵市近年来整力量、建机制、浓氛围,延伸“护苗”内涵,丰富“护苗”形式,持续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推动“护苗”行动走心更入心。
齐抓共管 让“护苗”力量强起来
“护苗”行动关键在“护”,体现在保护要及时到位、周全有力。
在铜陵市义安区五松镇,一支由离退休老党员、五老人员、热心乡贤组成的“扫黄打非”联防志愿队活跃在辖区10余家书店、5家网吧、22家快递网点、3所中小学校周边。在巡查监督过程中,一旦发现非法、暴力恐怖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出版物及商品,会立即干预处置。
“我们整合全镇专职兼职队伍,打造了基层治理联管队伍12支300余人,真正做到对印刷、销售非法有害出版物关口的巡查检查全覆盖。也只有把队伍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到管起来。”该镇宣传委员阮志恒表示。
不仅如此,铜陵市还整合基层综合治理、新时代文明实践、城乡社区建设等平台,打造“红袖标”“娃娃楼长”“妈妈工作队”等志愿服务队,实现常态化、全天候巡查,对相关问题“现身”就查、“露头”就打。同时,网信、公安、文化、邮政管理等部门强化联合执法,延伸执法触角,清查校园周边、娱乐场所、仓储流通、网络环境等渠道。今年以来查缴有损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化用品、出版物600余件(册),关闭网站、抖音号4个。
各部门充分发挥队伍能动性,打造集监管、宣传为一体的队伍。公安部门组织民警进校园开辟法治课堂,将爱国主义教育、提升网络素养、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网络等融入到宣传活动中,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少基层社区、农村开辟暑期集中托管阵地,举办少儿公益培训班、“青苗”课堂、阅享故事会等,组织热心群众、大学生志愿者等力量进乡村、进社区上好暑期安全“第一课”,既解决假日学生托管难问题,又筑牢学生安全“防火墙”。
联合查办 让“护苗”防线厚起来
出动执法人员3000余人次,检查文化场所1000余家次,下架350余册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出版物,收缴600余件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查办校园周边出版物行政处罚案件7起,清理色情低俗、血腥暴力等有害信息310条,关闭网站、抖音号4个……这是铜陵市今年“扫黄打非·护苗”专项行动的成果之一。
据了解,铜陵市有关部门坚持关口前移、重点管控,在网下监管、网上治理、案件查办等方面综合施策,全方位构筑“护苗”安全体系。“扫黄打非”、文化、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聚焦书店、报刊摊点、网吧、游戏游艺等经营场所,通过联合检查、工作督查、随机暗访等强化日常监管。同时,还对“剧本杀”、网上书店等新业态场所开展基础核查。目前已建立13家“剧本杀”场所和44家网上书店基础管理台账。
与此同时,网信部门紧盯短视频、网络游戏、直播平台等重点领域,开展“饭圈”乱象、“清朗”等专项整治,将属地网上涉未成年人信息纳入日常网络舆情监测,处置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0条,全面推进网络文明素养提升工程,统筹线上线下,举办“中国(铜陵)好网民”、文明校园创建等活动,大力培育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案件查办是“扫黄打非”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铜陵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强化统筹协作,加强部门联动,针对涉未成年人案事件,建立信息通报共享、联合执法办案、重点案件通报“一体化”案件查办机制,查获非法出版物1万余册,确保网下发现、网上追踪、全链条打击。
创意赋能 让“护苗”氛围浓起来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一位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课堂,播放“护苗”宣传视频、科普法律知识、讲述警示案例,引得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争先恐后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铜陵市长江路派出所所长张睿介绍,民警们将全市的“护苗”原创作品带进校园,与普法宣传融合,扩大“护苗”影响力,也取得了良好效果。铜陵市“扫黄打非”办公室把握时间节点,在“六一”、网络安全周组织公检法、文化、教育等“护苗”联盟单位,通过推广执法宣传片、播放网络安全视频课、开设法治课堂等,有效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文化垃圾。今年以来,“护苗”联盟单位累计开展线下宣传10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9000余份。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铜陵市政法、司法、公安等部门联合打造反邪教、禁毒、人民防空、法治教育“一站式护苗”综合实践基地,全年接纳学生参观3万人次。“铜娃学法”已成为该市法治宣传教育的特色品牌,公检法部门举办暑期法治夏令营、绘制铜娃说法主题漫画、创作《悟空新征程之校园体验记》,宣传文化部门组织文艺人才创作《“护苗”歌儿唱起来》《“护苗”牛歌》等富有地域特色、便于传唱的作品,通过资源嫁接、形式创新,极大提升未成年人自护意识和能力。
今年暑假伊始,铜陵市图书馆内清凉舒适、书香四溢,自修区整洁安静,少儿馆热闹非凡,花样童年·红马甲故事会、“小小管理员”等文化志愿活动陪伴着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为了搭建少儿多元共融的绿色阅读平台,我们从‘听讲践画’等方面入手策划近百场阅读推广活动,让孩子们充当志愿者推广阅读,在锻炼中学习成长,全方位助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铜陵市图书馆少儿馆馆长胡燕飞说。
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铜陵市城市公共阅读体系日趋完善,在“15分钟阅读圈”规划建设中融入“护苗”元素,将全民阅读点(城市书房)、农家书屋、24小时自助图书室、漂流书巢等与“护苗”工作站结合,实现阵地互融、资源互通。学苑社区、鹞山社区等基层“扫黄打非”工作站,设置“护苗”阅读角、“绿书签”书架,处处洋溢着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