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瑞安:

“护苗”形式百变“绿色”初心不变

作者:黄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03

▲在农村电影放映活动中,“扫黄打非”系列主题宣传片在电影开场前播放。

▲瑞安市推出“护苗”E站数字应用。 浙江省瑞安市“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为给青少年打造一个健康、绿色的快乐暑期,浙江省瑞安市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护苗·绿书签”活动,并结合“净网”行动,组织校内校外、各单位部门、家庭社会等全方位联动,织密成长“防护网”。

  瑞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黄海波介绍,近年来,瑞安市“扫黄打非”工作高质量推进,接连推出“护苗”主题歌曲和微电影,助力“扫黄打非”理念广泛传播;建成“护苗”主题示范街区,成功创建省级“扫黄打非”示范点等“护苗”优质平台,提升“扫黄打非”覆盖面;创新推出“扫黄打非”智慧平台、“护苗”E站应用,开创“扫黄打非”工作全新格局,为瑞安市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添彩。


  数智赋能 绿色守护在线


  手机点一点,就能了解“护苗”知识,参与“护苗”行动,举报违法行为,瑞安市推出的“智慧护苗 伴飞成长”“护苗”E站应用场景,将“扫黄打非·护苗”宣传延伸至基层“最后一米”。

  “你知道什么是‘绿书签’吗?”“如何辨别不良图书?”……通过参与“护苗”E站线上答题,瑞安市安阳街道居民李女士对“扫黄打非”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个应用特别好,可以让孩子们沉浸式地学习‘护苗’知识,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护苗”E站数字化平台包含“护苗”知识宣传、“护苗”网上举报、“护苗”绿色书目、“护苗”乡镇指数、“护苗”基层治理五大模块。其中,“护苗”知识宣传模块不仅在手机端呈现,还可以在瑞安“智慧社区”大屏呈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了解“护苗”相关知识。“护苗”网上举报开通举报入口,畅通举报渠道,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护苗”绿色书目模块联合瑞安市教育局、市图书馆,向青少年推荐“绿书签”阅读书目。

  瑞安市委宣传部出版版权电影科科长钱福东表示,该应用还能对乡镇开展“护苗”行动的实际情况如活动举办、荣誉获得、案件线上提供等进行汇总统计,形成“护苗”指数,帮助指导具体工作。

  在强化数智赋能方面,瑞安市各街道进行了积极探索。育才社区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社区日常工作中,开创“扫黄打非”系统入驻“智慧社区”“平安综治APP”“瞭望哨”三大平台,形成协同作战的数字化模式,借力政法、公安系统补足基层执法薄弱和资源不足短板。同时,成立线上线下联动的“扫黄打非”工作站,运用三级管理模式,以党员、楼栋长为骨干成立微网格长队伍,通过“扫黄打非”微信工作群就能举报,既方便又接地气,织密精准收集非法书籍、不良刊物线索的“管理网”。


  宣传出新 群众喜闻乐见


  在农村电影放映活动中,不少观影村民发现电影开场前,播放了10分钟的《“扫黄打非”进基层》系列宣传片。为开拓“扫黄打非”宣传新渠道,瑞安市将“扫黄打非”专题公益宣传片作为瑞安华数电视用户开机影片播放。专题片围绕“护苗”“健康上网”等主题,内容简洁且通俗易懂,倡导市民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净化网络环境、健康上网。

  值得一提的是,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瑞安市专门拍摄了一部“护苗”主题微电影《爱的防火墙》。微电影讲述了中小学生上网课期间,一些不法网商借机蠢蠢欲动,利用伪装网站外表等手段,诱骗学生参与网络赌博游戏、观看网络色情影像、付费点播等非法行为。在瑞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单位部门,联动全市各学校及学生家长,开展了一场“护苗净网 共筑防火墙”“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依托农村公益数字电影放映活动,微电影在农村、社区、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少年文体活动中心等地方播放千余次。

  钱福东表示,除了微电影还有“护苗”主题曲《爱的防火墙》,歌词流露出满满的爱和守护:“用我的爱,筑起一道防火墙,青青禾苗,我为你挡风遮阳。拥抱绿色阅读,空气清新健康,我的小苗啊,你快乐成长。”

  瑞安是南戏故里,以非遗文化为载体,瑞安市“扫黄打非”办公室推出了南戏主题“扫黄打非”IP动漫形象“南戏小生”。“南戏小生”有着南戏武生正义凛然、坚守初心的角色特点,形象阳光、充满正义感,既弘扬南戏文化,又能潜移默化地让“扫黄打非”观念深入人心。同时,推出“护苗”吉祥物——“莘莘护卫”微信表情包。“莘莘护卫”取自成语“莘莘学子”,代表所有怀揣梦想的莘莘学子,吉祥物身上的护盾、披风元素,使一个助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护卫使者形象跃然眼前。

  瑞安市积极创新“扫黄打非”“护苗”宣传形式,如将“扫黄打非”内容融入《居民公约》;与本地传统文化、民俗非遗结合,制作“扫黄打非”内容的鼓词、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进行展演;举办“扫黄打非”“护苗”专题书画活动;线上发布“扫黄打非”“护苗”主题H5、公益短视频……


  阵地融合 筑牢基层堡垒


  瑞安市高度重视“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为夯实基层“护苗”阵地,制定了《关于将“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全面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将“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网络,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的阵地资源,实现“扫黄打非”工作在居民聚集区、公共服务设施、窗口单位及其他重点公共场所全覆盖。此外,瑞安市还将基层群众和志愿者队伍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将基层“扫黄打非”宣传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内容;将“扫黄打非”工作全面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马屿镇把“扫黄打非”进基层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方案,更好发挥阵地建设、活动开展等优势;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强化载体融合,推动“扫黄打非”全覆盖,提升“扫黄打非”工作实效。

  育才社区成立“快乐四点半”育才“护苗”学校,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平安乐园;成立“护苗”联盟示范学校,建立“护苗”家长工作群,不定期开展专项排查活动;在辖区教育机构开设“护苗”驿站,成立培训机构“护苗”工作群,形成有效管理和服务。

  莘塍街道推出了“扫黄打非”主题公园、“护苗”主题示范街区。莘塍街道党工委委员郭金雷介绍,“护苗”主题示范街区全长750米,依托周边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文体中心等集聚的特点和优势打造,还设置了“护苗”基地和“护苗”驿站等。同时,街道把“扫黄打非”工作与社会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有机结合,建立了由机关、站所、村社干部和志愿者等组成的联合巡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