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秀们”,我的青春榜样

作者:鲁月嘉(大学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5

  李大钊曾这样看待“青年”这一命题:“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的品格——黄文秀们》一书中的年轻人,仿佛很早就懂得了李大钊笔下青春的深意,以奋进与勇锐的人生态度撰写了新时代下的青春答卷。这本书是由光明日报社记者靳晓燕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讲述的以黄文秀同志为代表的6个青年个体及团队的奋斗故事,以真实的笔触记录了新时代下怀揣理想、扎根基层的青年楷模们的青春与成长,体现了新时代青年栋梁们的使命与担当。

  勇气与果敢 是“黄文秀们”的青春气魄

  青年有志,勇赴山海。书中的大多数年轻人都未曾享受过优渥的生活,甚至经历过贫困童年的辛酸与苦楚。他们曾以走出大山为梦想,但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学有所成的他们却“勇”于逆流而上,“勇”于与中国梦同频共振,毅然告别梦想中的城市,回归情之所系的家乡。对于走出家乡又回归家乡的黄文秀来说,“敢”是始终与她相伴的字眼。毕业前夕,黄文秀“敢”于成为同龄人中的“逆行者”,考入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后,她主动放弃了机关岗位,执意回到贫困一线驻村扶贫;任职期间,她“敢”于面对艰苦的工作条件,收起裙子,换上雨靴,双脚奔走在泥土里,踏遍蜿蜒而上的山间险路;扶贫路上,她“敢”于倾情沥血、奉献生命,危急关头也决不回头。敢字当头、人民为先,黄文秀扎根基层,用每一天的努力换来村庄的改变,以最热烈的信仰诠释了青年的力量,为中国展现出了最澎湃的人生选择。

  坚持与担当 是“黄文秀们”的青春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中国青年:“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新时代的新青年正是将坚持与担当精神满怀于心,才写成了光辉灿烂的人生诗篇。从小依靠课余时间做零工和学校补助成长起来的朱启平怀揣“想到大山之外的世界看看”的梦想,一路从大山深处的贫穷乡村走到北京最优秀的师范高等学府,但当走出大山的梦想近在咫尺时,一次支教却激活了他内心深处的热情与责任感。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到基层、回到西部、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担当于朱启平而言,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治愈”。返乡支教消除了他大学时期因贫穷而产生的自卑与迷茫,任教期间的付出与被爱化解了他的抑郁与低沉。他将教书育人视为生命的意义,将奉献视为自己的人生价值。

  科技与创新 是“黄文秀们”的青春王牌

  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书中新时代的优秀青年们,正是抓住了科技这一坚实的支点,将科技力量作为创造青春价值的强劲王牌。年仅32岁的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何睿斯带领学生团队攻坚克难,致力于降低铁路无线信道预测误差,为铁路行业的智能化建设解决了难题。驻扎中国农业大学第一个科技小院——河北曲周科技小院的大批教师和研究生们在曲周的300亩土地上,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开展研究攻关,研发的绿色增产技术模式累计推广面积达3770万公顷……科技小院的年轻人们扎根黄土地,日渐消弭了研究者与农民之间、实验室与农田之间的阻隔,为农民送上了最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真正做到了用技术服务百姓、回馈百姓。专业所学,使命所在。北交大和科技小院的奋斗历程同样告诉我们:并非高远难及才为梦想。只要将个人的专业力量与奋斗担当融入社会需要,青年便为最珍贵的民族栋梁。

  平凡与热血 是“黄文秀们”的青春倒影

  胸有鸿鹄志,步无停歇时。书中的主人公们并非有着不凡的形象或亮眼的光环,他们和中国千千万万的青年一样,有着平常的生活与普通的热爱。走下讲台的古丽加汗和同龄女孩们相同,喜欢美食和化妆,常常自称“吃货”;在无需紧张做科研的假日里,何睿斯也经常如其他新手“奶爸”那般陪孩子在操场学步。平凡的外表下,他们显露出的是超凡的精神和品格,是坚定和勇敢,是热血与担当。他们将个人的志向与实现中国梦的需要结合起来,挥洒青春的热血与激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我泱泱华夏,一撇一捺都是脊梁;我神州大地,一思一念皆是未来。”《青年的品格——黄文秀们》这本书中讲述的青年们的青春故事证明着:青年一代是担当时代理想、推动时代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春的活力与坚韧,正是中国精神和中国梦的生命力所在。当青年一代将个人志向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时,以奋楫笃行的品格、创新专业的素养担起时代之责,平凡的青年也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生而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青年英雄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读过此书,应致敬青年英雄,学习青年榜样,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奉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