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学史·近现代卷》

守二十载出版初心 展生物学百年巨变

作者:潘安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5

出版寄语

  不畏浮云遮望眼,心有定力步自坚。作为一名出版人,我将继续坚定文化自信,履行文化责任,践行“担当为要、实干为本、奋斗为荣”的理念,以工匠精神打造反映学术发展、传承人类文明的精品图书,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时代强音!

  ——广西教育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期刊编辑部副主任 潘安

  《中国生物学史·近现代卷》是广西教育出版社于2018年6月出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罗桂环主编,记录生物学在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反映中国生物学史研究重要成果的学术著作。《中国生物学史·近现代卷》具有记录历史、积累文化、填补学术空白、服务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被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缘起:不忘初心,一以贯之


  1997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精心指导、大力支持下,策划并启动了出版“中国科学史丛书”的计划,包含《中国物理学史》《中国化学史》《中国数学史》《中国地学史》《中国生物学史》《中国天文学史》等6个系列,每个系列分为两卷,古代卷为一卷,近现代卷为一卷。策划之初,广西教育出版社对这套丛书的定位是:一是全部由中国自己的专家学者来撰写中国自己的科学史,突出本土性、原创性和权威性;二是时间跨度从远古到20世纪末,而且突出厚今薄古的特点。精准的定位,鲜明的特色,奠定了整套丛书的基调,为弘扬学术、推进科研、填补学术空白,形成出版社的核心学术图书品牌夯实了基础。

  到2016年,“中国科学史丛书”已经出版了《中国物理学史》(两卷)、《中国化学史》(两卷)、《中国地学史》(两卷),无一例外,均获得了国家级出版奖项,在此大好形势的基础上,广西教育出版社推进了《中国生物学史》的出版计划。由于图书的中国特色鲜明,原创性、权威性突出,《中国生物学史》被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近现代卷成稿后,获得了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经过出版社团队与作者团队的不断打磨、协调、核查、完善,这部以中国的专家学者视角编写,突出生物学在中国的独特发展轨迹,原创性、创新性兼具的鸿篇巨制于2018年6月正式出版了。


  内涵:有人、有温度的历史


  《中国生物学史·近现代卷》内容涵盖从近代到现代的中国生物学的启蒙、学术思想、科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科学著作、著名生物学家的生平、重大科学活动、科学机构、科学刊物、科学仪器、科学交流等,力求真实地再现早期西方生物学知识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我国生物学人才的成长和科研建制化的艰难,以及不同时期学科发展的特点;论证我国生物学家在推动学科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和挫折,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所做的巨大贡献;同时考察社会环境、科研体制、传统文化对我国生物学发展的影响。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本书尤为吸引人之处是作者着重描写伴随中国生物学学科发展的众多国内外人物,尤其是近代部分中国生物学先驱们救国图存、筚路蓝缕的艰难创业,现代部分中国生物学领袖们锐意进取的奋发历程。

  科学的发展历程是理性、清晰的,而人物、事件的加入使得历史有了温度,生物学先驱接续奋斗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曲折前进的一个又一个缩影,作者将这些缩影聚沙成塔,不仅呈现了中国生物学的历史进程,更是从生物学这个小切口展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百年奋斗之路:

  缩影之一,我国幅员辽阔,生物种类繁多,明末西方商人和传教士等各色外国人士踏足中国领土后,丰富的生物资源很快引起他们的注意。此后,在近代中国,西方人采集和研究了大量的中国动植物,以昆虫为例,至20世纪上半叶,已命名的我国昆虫约达2.5万种,但其中高达90%为外国人命名。我国植物分类学家方文培认为外国人“采取我国珍奇之植物标本,藏诸外国博物馆中。本国境内反不得一见。此于中国植物学虽不无贡献,然亦中国之奇耻大辱也”。这些标本采集活动使得后来到西方学习的中国学者感到屈辱,自己国家的生物要外国人越俎代庖来调查,祖国的生物资源任由他人恣意侵渔,激发了中国生物学先驱们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奋起努力的决心,从而也在一个具体的侧面刺激了我国生物学的发生与发展。

  缩影之二,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自1869年法国传教士谭卫道(A.David)首次获得标本后,它一直是西方各大博物馆梦寐以求的收藏品。1936年,一只大熊猫幼崽被中国海关扣留,并征求中央研究院动植物所的意见,中央研究院呈请政府禁止放行,可惜没能成功。放行这只大熊猫出境开了很恶劣的先例,此后西方人不断在我国猎杀大熊猫和倒卖其幼崽的行为,给大熊猫造成了致命的伤害。胡先骕撰文指出“外来学者来中国采集皆与取与来,毫无限制,其中不乏稀有之动植物或因之而绝种……于是可知保护天然纪念物之运动不可漠视也”。伴随我国生物学家的成长,在争取学术独立和进步的同时,也担负起保护本国学术标本资料的重任,限制了西方人在华的滥采和掠夺。这是当时我国学术界成长的一个表征,也是当时我国在一批精英的推动下主权意识觉醒的一种标志。

  透过对这些人物、事件的几近白描的叙写,我们不仅能管窥生物学的曲折发展,更能深刻感受中国历史的深沉与厚重。作者对于参与历史进程的人的描写是多角度的,有论述却不评判,有感情却不偏私,使得整本书兼有文学的情趣和史学的理智。


  雕琢:把控质量,打造精品


  《中国生物学史·近现代卷》有66万字,时间跨度从近代到现代,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和学科性比较强,引文众多,且成稿于多人之手,要保证体例统一规范、编校精良,对编辑的学术素养、职业责任、业务能力等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是理工科出身,作为项目的主持编辑,与另外一位文科编辑一同承担了本书的编辑工作,理工科的学术背景与文科的文学底蕴在编辑过程中不断碰撞,这样的编辑组合对于兼具文学内涵的自然科学史图书的出版有着非常好的互补提升作用。

  就编辑工作本身来说,我们首先整体审视书稿,以提升书稿整体学术质量为出发点,根据各章的实际内容,对相应章名进行了优化修改,对部分章节的顺序进行调整,使得叙述脉络更具逻辑性。由于这部书稿从近代一直写到现代,时间跨度上涉及一些敏感时期,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十分谨慎、细心地关注这方面的内容,以高度政治敏感做好把关工作。在处理书稿时我们十分注意把握好学术性和政治性的度,只陈述不评述,并与作者多次商榷进行了修改,坚守意识形态工作原则,严把政治关。此外,我们还重点做好规范名词术语、编制人名索引、核对引文、核查人名地名年份等工作,提升书稿的编辑含量,打造精品。

  距离这本书首版已经过去整整5年,但是与主编罗桂环老师交流中的一件小事却一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中。2018年年初,当时到北京出差,正值书稿进入三校环节,我们在通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比较细微的问题,比如某事件的年份与其他文献有出入,某位外国人物的译名前后不一致等。当时我们与罗老师面谈,就三校中发现的问题一一征求罗老师的意见。细小到一个人名、一个机构成立的年份、一个事件发生的地点,罗老师不需要翻阅资料,仅根据上下文的信息,马上给出了准确的答复!这得是多么深厚的学术积累,才能做到将浩瀚如烟的历史事实了然于胸、信手拈来!我被罗老师深耕史学研究的学术精神和深厚的学术底蕴深深折服,之后这本书接连获得了两大国家级出版奖项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一系列好书的出版,必然倾注了无数人的心血,也承载了无数人的喜悦与希冀,《中国生物学史·近现代卷》虽已告一段落,但广西教育出版社“中国科学史丛书”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