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心理学》

助力科教兴国战略,我们不辱使命

作者:周雪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5

出版寄语

  林崇德教授用心写就的《创造性心理学》,从心理科学视角实践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伟大思想的科学性。我会继续努力,拜名师、学本领、强选题,为读者奉献更多好作品。

  ——《创造性心理学》策划编辑 周雪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所著《创造性心理学》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这是国家对林崇德先生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的褒奖,也是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选题建设质量的充分肯定。作为该书的策划编辑,我与有荣焉。虽然该书出版已经是5年前的事情了,但其出版过程中的很多事情至今历历在目,令人回味,催我奋进。


  谆谆嘱托:这本书就放在北师大社出


  多年前的一天,林崇德先生找到我,说要出一本创造性心理学研究方面的学术专著,“这本书就放在咱们北师大出版社出,由你来负责,好不好?”我一时激动不已,竟不知所措。林先生是中国心理学泰斗、“中国心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一生心系教育,1978年从中小学教育一线回归母校,就把创新研究列为自己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经验。10多年前,我拜于林先生门下,攻读发展心理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深受先生的教泽和爱护。到出版社工作以后,我一直和林先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关注着林先生及其科研团队的工作进展。北师大出版社自上世纪80年代起陆续出版了《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修订版)》、《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林崇德文集》(全12卷)等一批林先生的重要作品,屡获殊荣。2020年,林先生被评为北师大出版社“京师卓越作者”。众所周知,向林先生求教和求稿的人不计其数,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长期受到媒体和学界的高度关注,林先生第一时间想到北师大出版社,并且提议让我来负责这个项目,我当然一百万个愿意啊!出版社领导听取了项目汇报之后,当即表示把该项目列为重点选题,要求配备最强的力量做好这个选题,绝不辜负林先生的高度信任。


  如琢如磨:从书稿创作到编研出版


  林崇德先生随后进入了写作状态。林先生习惯手书,较大篇幅的书稿电子文件是由手稿转录的,林先生必定一个字一个字地核校,还要对稿子进行反复推敲修改,成稿大约用了3年时间。书稿指导思想正确、论证科学严谨、数据资料翔实、语言表达流畅,高屋建瓴,可读性强,深刻把握时代特质,以教育家的独特视角展开创造性心理学的实证研究。选题定名为《创造性心理学》,凝聚了林先生中国化心理学的原创理论思想,是其领衔的科研团队几十年的研究心血,学术界翘首以待,学校方面非常重视,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2003年到2016年期间,林崇德先生连续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攻关课题,探讨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例如,从2006年到2009年,他带领课题组通过对自然科学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两院院士)和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老一辈“国宝级”人才和获得国内最高级别奖项的艺术家)的深度访谈,研究了这些拔尖创新人才的思维特征、人格特征、成长历程和创造性成果的获得过程。林先生在其研究团队几十年创造性心理学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其研究历史与现状,深入分析了创造性心理结构的构成因素和环境因素,提出创造性人才由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智力因素)和创造性人格(创造性非智力因素)组成的观点,并深入探讨了创造性环境、创造力的生物学基础、创造性发展、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心理健康与创造性、创造性教育等六大核心问题,深刻论述了创造性内涵的界定、创造性人才的构成、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基础、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等重要命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具有极强的思想原创性。此外,林先生还开展了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研究,其成果已经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实证研究成果,都在《创造性心理学》一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为其中贯穿的有关理论思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要不辜负林崇德先生的厚爱和嘱托,高质量完成出版社领导的工作部署,唯有全力以赴。文字编辑邸玉玲字斟句酌,整部书稿来回校对了6次。我和文字编辑反复核对所有数据。书中引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许多例证和资料,我们一一核对,确保与典籍原文或原意一致。

  特约封面设计师的方案总是“差点儿意思”,高教分社主编周益群建议请我们出版中心的专职美术编辑王齐云操刀。十易其稿之后,最终的封面视觉方案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完美地对应了书稿主题。印制部的工作人员在用纸、对色、印装工艺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盯得紧,看得牢,准确呈现了设计效果。


  矢志创新:我的阅读心得和推荐语


  作为一本优秀的专著,《创造性心理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认识上有新思考。林崇德先生在写作中注重坚持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融合,不仅介绍了国际最新研究成果,而且强调了中华民族传统与创造性的关系。全书鞭辟入里,娓娓道来,从中国传统神话讲起,第二章专门论述中华大地是创新的故乡,在后面的章节中不断渗透阐述“人人都有创造性”的重要理念。林崇德先生的研究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扎根于中国人的文化与历史,始终以极强的对于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对标国家发展和教育繁荣的战略方向。他对于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的总结和梳理,既有海纳百川的宏阔视野,也有壁立千仞的高度自信。

  研究上有新进展。林崇德先生结合多种方法和手段,从多个角度,对创造性进行深入研究。例如,第六章第二节介绍了采用近红外光学脑成像技术探究的创造性想象的脑机制,认为右侧三角部、右背外侧前额叶和双侧眶额皮层在创造性想象中起重要作用。第八章介绍了对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和商业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以期为创新人才的管理和培养提供重要借鉴。

  实践上有新突破。“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林崇德先生将实践取向作为创造性心理学的6种取向之一,并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培养实验研究,以期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培养更多创造性人才。第七章第二节介绍了采用课外活动、数学和语文学习等方式提升小学生创造性的自然实验;第九章第三节介绍了基于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提高,能改善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服务教育:将获奖作品推而广之


  2018年6月,《创造性心理学》首发式在全国创造力研究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创造力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举办。大会就如何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开展创造力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进行了深度研讨。与会专家对该书给予了极高评价,并提出了在国内高校尽快开设创造性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提议。该书借此机会扩大了影响,陆续被一批国内高校选用为相关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我们已经着手该选题的立体化开发,计划为《创造性心理学》配备更多学习工具和教辅材料,在保证品质和内容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研究需求,调整和优化研发策略和组合方式,将获奖作品推而广之,以进一步发挥作品价值,推动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

  《创造性心理学》是代表中国创造性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高水平原创著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必将有效推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出版方,我们也算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