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人间真情韵味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1
我国五代时期词人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里有诗句:“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情未了,就是“情意没有尽头”。三个汉字,表述了人间确有真情在,真情就是爱。冰心老人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近年来,作家赵丽宏为孩子们写了多部儿童文学作品,都出手不凡,获得了许多奖项。赵丽宏以他诗人与散文作家的创作思维、目光、语言、格局、手法等,融进儿童文学作品中,为读者展现出了儿童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既清新,又独特,还好看、好读的儿童文学作家风格。赵丽宏在成人文学作家作品与儿童文学作家作品两个领域中穿行,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长篇小说《手足琴》(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便是他一部成功的优秀作品,充满了人间真情。中华民族自古讲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以及“孝悌”,它们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精神之一。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它说的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孝,指的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悌,指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
在文学领域,书写母爱、父爱的作品很多,几乎是写不尽的永恒主题。但是,写兄弟爱,即手足情的,有,就是少多了。在儿童文学长篇小说作品中,中短篇小说作品,我读过,长篇小说就很少见了。它的书写难度要比书写母爱、父爱,难度大得多。但是这并没有难倒赵丽宏,他把这一手足真情,在《手足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非常深刻,感人至深。
书名《手足琴》,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手足就是兄弟,一个“琴”字,诗意绵绵,与“情”字读音相近,让读者有许多联想。
在小说架构上,小说使用了一种“大倒叙”的手法。一开头设置大悬念——小主人公荞麦以为亲爱的哥哥就要去世了。这是一段生死攸关、扣人心弦的书写,紧紧拉动和绷紧了我们大脑中的那根敏感神经,吊足了读者的好奇与求索心理。直到全书的倒数第二章节“人生路,还只是刚刚开头呢”,才揭开了那个“生死疑问”。前面吸引了读者,到了结尾,读者又非常想知道人物的命运结局,就要继续读下去,直到读完最后一个字。全书大悬念套着小悬念,甚为巧妙,是匠心制作。
在语言表达上,作家的故事叙述简洁,语言流畅,描绘细腻,阅读起来,非常轻松。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作家做了非常符合人物身份的刻画与描绘。读后,感受十分鲜活,非常真实。
全书共写了23个章节,涵盖了几十年的哥哥与弟弟、兄弟与母亲,以及哥哥的拼搏努力和对弟弟的无限关爱、帮助、引领,还有弟弟在妈妈和哥哥的帮助下不断成长的历程。23个章节,几乎就是23个有趣的情景剧,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用人间的“孝悌”真情,叩击着读者的心扉,涤荡着读者的魂灵,感动着我们。
在《手足琴》里,我们读到的是人生中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和遭遇,读到了人间的带有一点传奇性的兄弟亲情,读到了人不能缺失的人世间的爱心……这本书写了苦难和艰辛,也写了少年为追求梦想的拼搏和努力,还有经过风风雨雨洗礼的岁月,最后涅槃重生的弄堂里的人们……
读完这部小说,感到新鲜,不仅增长了许多音乐的知识和爱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少有的美和艺术的享受。总之,这是一部有很多创新、人物生动、故事引人、取材新颖的优秀儿童文学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