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

用童心为孩子打造五彩斑斓的文学花园

作者:本报记者 范燕莹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1








  投身儿童文学创作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把真正的儿童文学精品献给宝贵的童年,这是广大作家们的使命与担当。正如作家鲍尔吉·原野在其作品“鲍尔吉·原野草原童年美文系列”序言中表达他对“童年”的珍视:“说到‘童年’这个词,我觉得应该洗洗手。仿佛这个词是金子做的,我要用手把它捧起来。”

  转眼间,2023年已经过去一半,回顾2023年上半年少儿图书市场,作为少儿图书的重要门类,原创儿童文学创作依然呈现出火热趋势。多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持续涌现,作家们把笔触延伸到少年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不断突破表现形式,通过艺术创新增强题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升小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收获。


  看见不一样的儿童文学风景


  成人作家跨界进行儿童文学创作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回顾2023年上半年儿童文学图书市场,我们注意到,多位成人文学作家持续推出儿童文学新作,不仅数量多,而是题材多样,作家们用真挚而美好的作品,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文学花园。

  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近些年创作的《寻找鱼王》、“兔子作家”系列、“海边童话”系列等儿童文学作品深受小读者甚至成年读者喜爱。儿童文学作品鲜有以老人作为主人公的,张炜的儿童文学新作《橘颂》,则透过一双饱经沧桑的眼睛,回望如孩童般纯粹、本真的心灵,无疑拓展了这一文类的创作路径。这部小说讲述了老文公带着一只叫橘颂的猫住进山里后发生的琐事,串联起童年与记忆、自然与生态、人心与人性,探讨生活真谛,诠释友爱、天真、互助,为孩子们带去奇思妙想和无尽启发。

  善写散文、诗歌的赵丽宏近年来将视线投向儿童文学创作,多部作品描写纯净自然的童年生活,情感细腻、真挚,兼具童年灵性和艺术审美。他的最新长篇儿童小说《手足琴》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和音乐的故事,作家用诗人的浪漫和乐者的深情,谱写了一首兄弟共同成长的生命协奏曲。谈及这部作品的创作,赵丽宏表示,写作过程中,他心里始终充满着对美好童年和理想的怀想。对于这部作品,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认为,在儿童文学领域,既描写音乐又表现成长主题的小说题材是罕见的、难得的。小说描写了不同阶层的童年生活,散发着浓郁的“沪味”,音乐描写独到,情节设置精巧,细节精致感人,是一部令人舒畅的有韵味的小说。


  呈现鲜明地域文化特色


  童年是人生的故乡,它也为作家的创作提供着丰富的精神养分。正如鲍尔吉·原野曾在采访中这样表达他文学创作的动力:“我从来不否认创作的动力来自故乡内蒙古的大草原。小时候,每到假期,父母亲都会带我到大草原感受生活,看牛羊,听民歌,蓝天白云、河流星群构成了天地间最美好的景象。”

  和此前的儿童文学作品有所不同,“鲍尔吉·原野草原童年美文系列”是他首部写给少年儿童的散文作品,这个系列共有3册:《云的故乡在草原》《马群在傍晚飞翔》《河对岸的星辰》。“3本书中,我写下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关于真善美的东西,这里面有辽阔的国土、多彩的边疆,还有美好的人情。”鲍尔吉·原野坦言,书中呈现了一派城市里的孩子们不曾熟悉的景象,辽阔的草原,还有那里牧民的生活,都充满着独特的风情,而这对孩子们是有吸引力的。

  故乡和草原是鲍尔吉·原野文学创作的动力。对于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来说,故乡北京的童年见闻同样给予他无尽的创作灵感。张之路回想,在他小时候,雨燕在北京是非常重要的一景。《雨燕飞越中轴线》是张之路讲述家乡,讲述北京中轴线的一部深情之作。在作家的笔下,该书以一个初二女生的视角,用一只雨燕,还有一个穿越的华仙姑娘,去体验北京中轴线上的故事。在这部作品中,作家以故事和传说的角度切入宏大的文化议题,讲述鲜活生动,既有生活性又有想象力。


  传递人间温暖与大爱


  灯火象征着光明、温暖、希望。儿童文学作家徐鲁的“灯火三部曲”则是一个以“灯火”为意象,以时间为脉络,以发展的眼光,以贴近儿童读者的“小切口”视角展开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叙事的儿童小说系列。继《远山灯火》之后,《白雪灯火》以人间大爱为核心串联起关于“寻找”和“救助”的故事。这部长篇儿童小说以凡人善举表现文明发展、城乡互助、生命与爱等文学主题,呈现像白雪一样纯洁无瑕的心灵,点亮万家灯火一般温暖明亮的人间善爱。

  纯真而温暖,简单而欢乐,这是童年成长该有的样子。近些年,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笔耕不辍,《乒乓响亮》是其献给孩子们的“乒乓”交响乐章。从《有鸽子的夏天》《街上的马》《游泳》到最新出版的《乒乓响亮》,回顾这4部作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聚焦男孩的成长故事。对此,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东华评价:“这些年的儿童文学创作完全是‘井喷’状态。当你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一种‘刘氏’风格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这个打乒乓球的男孩和那个养鸽子的男孩,还有那群街道上宛如野马的男孩……海栖老师笔下的男孩子,总是让我想到丰子恺画笔下的孩子,寥寥数笔,那种童真童趣,神韵全出。”具体到《乒乓响亮》的创作,刘海栖说,自己从小喜欢乒乓球,打乒乓球教会他很多东西,有失去,但更多的是得到。在《乒乓响亮》一书中,作家塑造的小主人公在享受打乒乓球艰难而快乐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成长,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