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绘本:
感知心灵滋养 享受成长快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1
绘本
“绘本,是喷涌而出的语言的世界。绘本让孩子感受生的欢乐,给予孩子生的力量。”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如此定义绘本,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家、画家投入到绘本创作中,中国原创绘本在丰厚的本土文化滋养下,“乘风破浪”蓬勃发展,越发受到孩子和家长青睐。本次入选的绘本,或从专业角度用浅显语言传播科学知识,或和孩子一起亲近自然,引导孩子关心尊重他人,感受美好。
打开科学大门
从小为孩子种下创造力的种子,正受到家长们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绘本注重从专业的角度传播科学知识,帮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激发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我们吃掉的食物去哪儿了?为什么我们要打疫苗?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种狗……《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第一辑)是为3—8岁少年儿童打造的科学绘本。全书共八册,涵盖人体、建筑几何、脑科学、恐龙、宇宙、动物、医学、植物等八大主题。每册图书首先用故事吸引孩子走近科学,紧接着用问答培养孩子思维能力、拓展科学知识体系,再用科学艺术互动激发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孩子用科学理解世界,用艺术感受世界。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图书的专业性科学性,丛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担任主编,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科学家、科普作家共同执笔创作,并由不同中青年插画家根据主题创作绘本插画,为小读者带来科学与美的碰撞。
《科幻电影中的科学:科学家奶爸的智能体手绘》也是由专业学者带来的科普绘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元卓以父亲给女儿讲科学的视角,挑选了《机器人总动员》《超能陆战队》《三体》3部孩子们喜欢的经典科幻电影,通过手绘图解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问题的思考。除了硬核的科学内容,书中的配图形象有趣、画风可爱,充满了童真童趣,符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
“科学思维的能力需要打小去培养,这也是我用手绘做科学传播的意义——带孩子们走进科学的大门。”在王元卓看来,孩提时期是树立科学观念的重要时期,他期待成千上万个科研人员加入到科普的队伍中来,面向大众尤其是孩子,从专业的角度传播科学知识。
走进自然发现美
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是孩子的天性。不少绘本“打开”大自然的美好,给孩子自然与人文的美育,让他们感受蓬勃的生命力。
《叶子里的春》就是这样一本讲述树叶、音乐、节气和春姑娘的图画书。该书由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和插画家朱成梁历时4年共同创作完成。“一片片叶子,静悄悄地长在树上。有一天,爷爷教我吹响了一片树叶。那声音像鸟儿嘀嘀哩哩在叫,像泉水叮叮咚咚在响……那声音像春风带着花香吹来,像从云彩里飘来的音乐。许许多多的树叶摆动着,飘下来,飘下来,变成了一个个春姑娘,她们拿着各式各样的乐器开始演奏。”全书以树叶为素材,组合成众多新的形象,通过不同的乐器并结合春天的节气,讲述了大自然的变化。
“我在每一幅叶子的画当中,都感觉到它是一个很美的童话。哪怕是一片最普通的叶子,它也有故事。”金波说,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欣赏画面、阅读文字,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命的美。当我们翻开书时,我们就走进了大自然,走进了想象的世界,我们发现了美,也创造了美。
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看来,这本书从叶子展开想象,写到四季和春天的乐章,作者把中国文化的内涵,以童真童趣的方式展现给孩子们,“《叶子里的春》是一本爱与美的图画书。爱什么呢?爱自然,爱生命。美在哪里呢?美在叶子,美在想象,美在四季,包括四季之春。”
传达爱心和善意
如果孩子在小时候就能对人际关系和情绪有很好的理解,学会用同理心思考问题,这对孩子来说,会受用一生。许多绘本将人性的美好种在孩子心中,让孩子懂得美和善意。
母鸡搬进大杂院之后总是会有“噔噔噔”的声音,这让她的邻居鸭子很苦恼,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和新邻居说,于是他拜托花猫告诉母鸡不要凿墙了,花猫也碍于情面不想直接和母鸡说,于是又拜托大鹅……绘本《噔噔噔》通过“你传我、我传他”的故事行进,让小动物们的感情、心理、性格一一展现,不落痕迹地让孩子们对“善意”有了感知和体悟。
作家愚一以回环往复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小读者的心情随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同时,也审视自身的处事态度:遇到问题时应了解真相、学会沟通。画家王祖民在这本图画书中,加入了不少民族元素,例如大杂院里的对联、石磨、门闩、水瓮,母鸡的花头巾、鸭子的瓜皮帽等,为推动情节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绘本《我和爸爸逛巴扎》中,周翔用凝练的文字、栩栩如生的画面,讲述了维吾尔族小朋友阿尔曼跟随爸爸逛巴扎时的所见所闻,展现了新疆市集的热闹、新疆人民的热情质朴和各民族一家亲的浓烈情感。特别是书中爸爸和昔日战友偶遇的场景、摊主跑着送落下的烤羊腿的场景,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将战友情、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热心生动地传达给读者。
“这本书中,我以亲情和爱的关系为线索……我觉得无论在哪里,大家都可以体会到这种情感,因为我们人类内心的情感是一致的。”周翔认为,绘本是作为精神支柱存在的,“对孩子来说,绘本更像是一个朋友,能够陪伴他、逗他开心。可以这么说,绘本的花是开在未来的,在陪伴的过程中会让孩子慢慢地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