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街道“扫黄打非”工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20
“扫黄打非”主题口袋公园的“护苗”亭。
辽宁省“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道地处沈阳市沈河区东南部,辖区面积7.42平方公里,总人口数约为8.62万,辖11个社区。近日,南塔街道党工委书记高超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近年来,南塔街道认真落实“扫黄打非”工作要求,在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中牢牢把握重点,巩固基层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积极推进“正道”“新风”行动,持续增强群众“扫黄打非”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扫黄打非”工作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
群防群治 全民参与
“南塔街道高度重视‘扫黄打非’工作,强化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从基础保障工作入手,坚持把‘扫黄打非’工作作为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抓手。”高超介绍,街道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扫黄打非”工作站,各社区设立了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的“扫黄打非”联络点,并结合社区“网格”管理体系,形成了由街道、社区、网格构成的组织架构体系。街道把“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党工委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议题,进行专题研究、专题部署,对扎实推动“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南塔街道按照“扫黄打非”进基层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六有”标准,在街道和11个社区“扫黄打非”工作站点做到了标牌、人员、制度、职责上墙,有阵地宣传、有举报渠道,确保“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
据了解,南塔街道打造了由街道和社区“扫黄打非”专职工作人员组成的专职“扫黄打非”队伍,组建“一长四员”队伍,即网格长和网格文化宣传员、网格文化巡查员、网格文化监督员、网格文化信息员,拓展延伸“扫黄打非”工作力量;打造兼职“扫黄打非”队伍,联合公安、司法、执法、市场监督、综合治理及安全监督员等组建兼职“扫黄打非”队伍,对居民小区、校园周边、公共广场等开展巡查;打造群众和志愿者队伍,全面发动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这五类人群,建立“扫黄打非”志愿者巡查队伍,形成群防群治、全民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良好氛围。
如今,南塔街道“扫黄打非”工作站和11个社区“扫黄打非”联络点已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求。街道组建了专兼结合的“扫黄打非”志愿者280余人,评选出“护苗使者”11名、“红色基因传承小使者”11名。
整合资源 创新宣传
南塔街道在做好“扫黄打非”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同时,积极整合辖区文化资源,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有力促进“扫黄打非”工作深入人心。
高超介绍,他们通过走访辖区内书画院、合唱团、舞蹈队等文化机构及文艺团队,发动居民创作“扫黄打非”文艺作品,将“扫黄打非”内容融入其中,通过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南塔社区东方书画院创作“扫黄打非”书画作品7幅;荟萃社区居民创作了“扫黄打非”三句半;柳塘社区柳塘诗社的社员创作“扫黄打非”诗词10余首;文荟社区在文明巷绘制“扫黄打非”文化墙;溪林社区居民创作了“扫黄打非”主题石头画,社区志愿者创作了“十二生肖与绿书签”系列卡通画,并定制成系列拼图;文荟社区居民创作了“扫黄打非”主题布贴画,通过开展各具特点的文化活动,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素养。2022年,南塔街道深挖“绿书签行动”元素,创新设计“绿书签”魔方、“绿书签”灯笼等文创产品,并在全街范围内开展“绿书签行动”系列活动,将全街的“扫黄打非”工作推向新阶段。
2022年,南塔街道溪林社区建设“扫黄打非”主题口袋公园,通过设立宣传栏、景观小品、“护苗”亭等,让居民在日常休闲时潜移默化中提高“扫黄打非”意识,切实推动“扫黄打非”工作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
结合各社区工作实际,南塔街道深入挖掘“扫黄打非”工作先进人物,面向各社区推选“护苗使者”与“红色基因传承小使者”22名,通过树立身边榜样,并结合建党百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宣讲,护助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在长青社区组建“长青树”“扫黄打非”志愿者队伍,开展“绿书签”活动,提倡文明上网,切实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识和法治素养,营造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他们还利用新兴媒体开展宣传,有效提升居民对“扫黄打非”工作的关注度。制作“扫黄打非”电子书四件套,即“扫黄打非”漫画书、“扫黄打非”大案集、“扫黄打非”常识册、“扫黄打非”必会题,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扫黄打非”工作,提升扩大“扫黄打非”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优化融合 共治共享
南塔街道将“扫黄打非”工作嵌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综治平安建设等日常工作中,推动各阵地资源的优化融合,有效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高超介绍,南塔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设立“扫黄打非”宣传专栏,张贴“扫黄打非”宣传海报,如沈阳市“扫黄打非”举报奖励实施办法、“护苗”行动海报等。溪林社区利用“候鸟书屋”,与辽宁省图书馆定期更新书籍,开展宣传教育,依托道德讲堂、同心讲堂、家长学校等平台,邀请律师、“五老”宣讲团成员开展“扫黄打非”专题讲座、座谈会、读书会等,提高居民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
2022年,南塔街道依托“绿书签行动”系列文创产品,已面向辖区青少年开展多场“暖心护苗 玩转魔方”青少年魔方比赛,11个社区的社区书屋中都挂起“绿书签”灯笼,宣扬绿色阅读的理念。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南塔街道组织各社区面向辖区内青少年家庭,开展“书香沈阳·绿色阅读”暨“绿书签行动·成语接龙”活动,通过成语接龙这一传统文字游戏,增加读书的兴趣,为推动绿色阅读、全民阅读提供动力。暑假期间,开展“我与绿书签”系列活动,即“我画绿书签”——绘画、“我做绿书签”——手工、“我看绿书签”——观看“绿书签”主题视频、“我讲绿书签”——讲述雷锋故事等,营造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安排,南塔街道深入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理念,将“扫黄打非”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的具体实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萃苑社区制作了“扫黄打非”协议书、承诺书,与辖区中小学校周边30余家商铺签订《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扫黄打非”协议书》,将“护苗”与“绿书签”工作落到实处。长青社区“长青树”志愿者队伍与长青小学共同开展“绿书签”进校园活动,为小学生推荐经典名著、讲述党史故事、开展读书互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南塔街道还依托“路长制”和“四级网格”工作模式,采取社区网格员、“扫黄打非”志愿者、“盛京啄木鸟”志愿者的“1+1+1”方式,注重日常排查管理与集中联合检查相结合。社区网格员强化日常监管,对文化市场基本情况及文化市场业户数量、名称、经营状况、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完善台账,织密网格员管理网。“扫黄打非”志愿者定期对学校周边商铺、复印社、网吧、KTV等场所进行巡查,做好巡查记录。“盛京啄木鸟”志愿者在完成日常街路巡查工作的同时,随时掌握辖区内文化市场业户的经营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高超说,下一步,南塔街道将继续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确保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为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营造健康有序的社会文化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