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读书少年共享阅读之美

作者:本报记者 杨雅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14

本届活动环节设置丰富多样。 主办方 供图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朗诵李白、杜甫、杨万里、苏轼、李清照等名家的诗词;围绕“顺境更有利于成才、逆境更有利于成才”等话题,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在2023《书香北京·少年读书会》经典好书共读活动“书香悦读会·阅读盛典”现场,孩子们带来的阅读演讲、朗诵艺术和即兴表达,传递着对阅读的热爱。通过彼此的交流与借鉴,孩子们收获了更多的阅读启示,培养了更深厚的阅读素养。


共读好书 推动深度阅读

  2023《书香北京·少年读书会》经典好书共读活动由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语言艺术委员会、《阅读与成才》编辑部主办,BRTV《书香悦读会》栏目组协办,旨在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多元文化的阅读选择、推荐有营养的优秀童书,品味经典,提供一个阅读成果展示的公众舞台。

  本届活动自2023年2月启动以来,北京市4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的两万多名选手参与其中,历经北京初选、市级展示,490多名选手入围“书香悦读会·阅读盛典”,最终产生了本届阅读盛典“金书签奖、银书签奖、铜书签奖”。

  活动以创新性的、趣味盎然的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共读好书,从作者、读者、文学创作等不同角度多方位对图书进行延展性思考,推动深度阅读,引领北京市青少年儿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环节丰富 全方位进行展示

  《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到,“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读书热情,引导其在读书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强化读书感悟、探究体验、启智增慧,引导学生读思结合、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等,以注重激发读书兴趣、注重读思行结合。

  本届活动环节设置丰富多样,旨在从多个角度助力选手养成阅读好习惯,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书香少年们通过“少年读书会”阅读思辨、“亲近母语”古诗诵与说、“戏动绘本”立体阅读展示、《读懂中国》阅读辩论、“读图说画”阅读演讲等多个环节进行比拼。

  例如,在“少年读书会”阅读思辨环节,选手通过同读一本书并进行阅读分享,启发延展性思考,从不同角度对图书进行深度解读。在阅读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中,选手可以从对方的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将发散性思维与深度阅读相结合,融入个人思考和集体智慧,开拓自己的思维和眼界;在“亲近母语”古诗诵与说环节,小选手首先以古诗朗诵的形式,通过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抑扬的音调,使诗歌的意境更加生动而丰富。古诗说则通过解读诗歌的背景、诗人的意图以及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价值和魅力;在学前组“戏动绘本”立体阅读展示中,小选手精心准备服化道,把绘本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以立体的方式呈现,使听众仿佛身临其境。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孩子们还可以通过互动和参与,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内心世界。


感染力强 阅读带来深厚滋养

  在活动中,孩子们发挥出超高的水准。他们热情洋溢,青春的笑容点亮了整个活动现场;他们“台风稳健”,语言表达极具感染力,让人感受到诗词的生动和真实;他们才思敏捷,思维的火花在阅读的世界中不断迸发。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语言艺术委员会主任、《阅读与成才》编辑部副主编吴问涛评价道,孩子们的表达,不仅条理清晰且逻辑自洽,极富感染力,足见阅读带给大家的滋养是深厚且装不出来的。每个孩子都令人惊喜,推荐的书非常好,孩子们的阅读范围也非常广泛、多元,尤其是“少年读书会”阅读思辨等团体展示环节,孩子们临场发挥十分顺畅、有条理,这就是多读书带给孩子们的自信。

  活动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王春霞、央视科教频道《中国好书》总导演高燕等多位嘉宾担任评委。王春霞表示,今年的阅读比赛很惊喜,看到了更多的亮点:首先,孩子们的整体水平越来越高。他们在图书的选择上更加符合年龄段与认知,对经典的阅读表达越来越好,可以看到参赛选手深层次的思考。其次,父母对阅读的理解和尊重让人感动。更多爸爸妈妈越来越专注地参与到了孩子们的阅读活动中,作为出版工作者很是欣慰。最后,参赛选手的专业素养让人印象深刻。本届活动环节设置丰富多样,很好地展示了选手们对于阅读的理解和认识,带来的精彩演讲和分享不仅传递着对阅读的热爱,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文学素养、专业知识以及准确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