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亢嘹亮的母爱之歌
——读著名出版家邹韬奋散文《我的母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13
自古至今,母爱一直是创作永恒而又感人的主题。从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经典诗作《游子吟》,到近代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朱德元帅的散文名作《回忆我的母亲》等许多名篇佳作,都对母爱唱出了一支支真挚、优美的赞歌。近代杰出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邹韬奋的散文名篇《我的母亲》,就是其中很高亢、嘹亮的一支。
全文分为3个部分,首先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接着回忆母亲元宵背我看花灯、讲小说声泪俱下、为我流泪却叫好、熬夜为我做新鞋等4个片段,生动地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最后以满怀痛惜的心情写母亲去世时还年轻,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文字质朴,感情真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不仅母亲的美好形象特别生动传神,如在眼前,而且其性格也非常善良,感人至深。文章第二部分第二个片段中,写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青年女仆妹仔听。“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紧锁。”尤其是“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语言精练,细节逼真,画面感强,形象地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心地善良,善于表达,对患难女性充满深切的同情。字里行间,感情浓郁,扣人心弦,既能让别人感动不已,又能深深地感动自己。
特别是第三个片段中,父亲在年底时严厉地“清算”我平日的功课,每当我背不出书的时候,他就拿竹板很重地打我的手掌。我疼痛难忍地呜咽着背书,同时听到坐在旁边缝纫的母亲也泪如泉涌地哭着。不由得使人感受到母亲见我被打,她自己也非常痛苦,心如刀绞……但是,她却时时从呜咽着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
这前后相连的语句,看似矛盾、不合情理,实际上却对立统一,充满对儿子深切、长远的挚爱!就像原文中说的:“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在教育子女方面,“严是爱,宽是害”,充分表现母亲对子女怜惜、疼爱之情,以及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深明大义和美好愿望,进一步突出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邹韬奋是《生活》周刊和三联书店创始人,长期执笔为戈,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即使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成为“七君子”之一,在狱中也一直坚贞不屈。出狱后大力宣传抗战,做为大众说话的记者,我国新闻记者的最高奖“韬奋新闻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据他自己说,自己之所以如此发奋努力,是因为母亲的教导和鼓励。
作者以平实朴素的语言,饱含深情,娓娓道来,使母亲美丽、勤劳、贤惠、善良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母亲的英年早逝,也是过度操劳、积劳成疾、为子女付出太多所致,也可谓舍己为人,牺牲自己。虽然母亲感情丰富、感性十足,教育子女上却目光长远、充满理性,更令人感激和敬佩。
母亲这种看似反常,却又相反相成的表现,把母爱的伟大光辉,聚焦到令人炫目的程度——甚至可以达到人们心灵的燃点,使许多人心灵燃烧,热血沸腾。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足以与日月争辉,因而能震撼人心,感人肺腑。
这篇感情浓烈、情节跌宕的美文,是一支母爱的赞歌。同时,它又像一枚母爱的磁石,把一个个读者的心有力地磁化,使人更加充分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感染、教育自己也能具有母亲般无私、博大的胸怀和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这母爱的磁石,又能强烈地激发人们对无私母爱的满怀感激和深深爱戴之情,以及对母亲的尊敬和孝心。督促自己更加认真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以不辜负母亲殷切的希望,并能更好地孝敬母亲,让母亲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