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家书屋换新颜 提质增效惠农家

作者:本报记者 汤广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10

  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三叉路村农家书屋举办主题为“读经典,守安全,共成长”的少儿读书分享活动。 湖北省委宣传部 供图


  有的多次升级改造,打造村民阅读新空间;有的向生活场景延伸,让阅读触手可及。今年4月,在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上发布了全国“最美农家书屋”名单,湖北共有7家书屋入选。6月21日,在湖北省2023“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示范活动中,这7家书屋接受表彰并交流分享。湖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黄勤表示,近年来,湖北深入推进乡村阅读,持续推动农家书屋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在荆楚大地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


提档升级 打造阅读新空间

  “环境幽雅舒适,来这里看看书,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放松。”“除了纸质图书,还可以用数字农家书屋看一些教育、育儿方面的内容,比较方便。”说起村里的农家书屋,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三叉路村的村民们连连点赞。

  “书屋最初只有160平方米,这几年先后两次改造升级,已经扩展到了室内室外760平方米,现有图书9500余册。”三叉路村农家书屋管理员王晓槟介绍,三叉路村位于318、106国道交汇处,共有13个自然湾、2108人。为了给村民提供更好的读书环境,书屋实行专人管理,配备有可同时供50人阅读的桌椅。2020年,该书屋成为湖北数字农家书屋的第一批试点单位,除了传统的纸质版图书以外,还建成“书香武汉数字农家书屋”。村民们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把7万多册电子图书、3万多集听书资源带到田间地头。

  以三叉路村农家书屋为代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湖北农家书屋提档升级,打造阅读新空间。孝感市孝南区星火社区农家书屋在建设过程中,广泛征求辖区群众的意见,对原书屋升级改造,新建农家书屋总面积达120余平方米,分设红色阅读专区、儿童阅读区、成人阅读区等区域。书屋内安装幼托设施、开辟周末课堂等,并特别设置有“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柜”“学习强国小站”,帮助居民群众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

  潜江市浩口镇中心农家书屋不仅服务于集镇区2.6万居民,还为周边6000多村民提供阅读服务。2015年,潜江市投入30余万元,以该书屋为依托,在全市建起第一个镇级图书分馆,形成市、镇、村图书资源的互动与共享。“书屋实行全天开放,平均每天接待读者100余人次。”“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潘世茂负责管理这个书屋,他告诉记者,书屋现有图书11万余册,书籍选择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且持续更新,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随州市曾都区八里岔社区围绕“共同缔造”理念建设农家书屋,选优配齐桌椅、书橱、电脑等设备,并根据居民需求,在六大功能室中专门建设了书法阅览室。社区号召广大居民捐赠书籍充实书屋,目前拥有图书5300多册。书屋合理规划开放时间,对老弱病残全天候开放,对在校学生周日、节假日集中开放,对白天外出务工的居民晚上安排时间专门开放,大大提高了农家书屋利用率。


延伸服务 让阅读触手可及

  位于长江三峡大坝左岸的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现有农家书屋面积近200平方米,藏书1万余册。与此同时,许家冲村打造了农家书屋的另一个主阵地——初心书屋。该书屋位于村里的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旁,占地面积500平方米,集水吧、成人阅览区、儿童阅览区等多功能为一体,富有峡江韵味,给村民提供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这几年,我们依托农家书屋,将固定单一的阅读场景向生活、工作场景延伸,让村民们感受到‘阅读触手可及’。”许家冲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崇军介绍,除了初心书屋,该村还在村内38家民宿均设置读书角,配备党报党刊、历史、科技、文学等各类图书,让书屋“住”进民宿;在许家冲村快递服务网点、村民办事大厅内配备有图书架3个、阅览桌椅两套,方便村民在寄取快递、等候办事时能随手阅读,营造书香氛围;农家书屋“驻”入企业,沁邑民俗、双狮岭茶叶等村企结合企业特色和文化纷纷设置读书角,展陈茶叶种植、企业经营等相关专业书籍,让员工们既要“腰包鼓”,更要“脑袋富”。

  十堰市竹山县龙井村农家书屋也注重学用结合,针对不同读书对象,有效发挥书屋功能。例如,在龙井村未来乡村馆参照老人们的喜好设置读书室和红色电影院,并配备了必要的医疗康养设备;在村委会二楼,专门为广大群众配置了科技普及、种植养殖及培训类相关图书;在村委会一楼,主要放置党史学习教育、青少年科普、励志类等图书,服务广大党员及学生群体。此外,该村还专门开辟“红色书屋”,为党员干部、群众搭建学习阵地。龙井村党支部书记李可说:“我一有时间就会来‘红色书屋’看书,了解党的历史和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

  经过15年的发展完善,麻城市木子店镇细石岭村农家书屋建成了占地达1000余平方米、一进三幢的“后山书院”。书院内的图书近3万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少儿等多个种类。在此基础上,书院还建有励志馆、传统教育馆、毕昇文创体验馆。励志馆展示黄冈籍文化名人、木子店镇在外政企精英、细石岭村考取名牌大学的学子的事迹,营造学习榜样的氛围;传统教育馆将当地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讲述传承文化、继往开来的故事;毕昇文创体验馆展示中国文字记事的演变和发展,并提供8000余个活字供馆内体验,让参观者感知印刷术的博大精深。


学用结合 为乡村振兴助力

  从事电焊工作近30年的孙兵波,是星火社区农家书屋的常客。他说,原来学习技术都是跟着师傅学,如今在农家书屋找到相关书籍自己学,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星火社区党委书记孙月来说,像孙兵波这样来书屋看书的人越来越多了,“现在明显感受到,社区居民打麻将的少了,看书的多了。同时,我们组织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与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阅读征文等活动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精神文化生活。”

  农家书屋要发挥功用,除了建好,更要用好。浩口中心农家书屋与浩口镇各中小学合作,以“小手拉大手”,让学生带动家长走进书屋;通过办专栏、发资料、开会讲解、运用网络自媒体等方式,开展科普活动,介绍新书信息,营造阅读氛围,吸引了广大读者前来阅读。该书屋还利用节假日、农闲日,举办相应主题的读书征文、知识竞答、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例如,“中国梦,我的梦”大型读书征文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1届,浩口镇第三小学学生罗小妹的《读有感》在省级征文大赛中获奖,带动了更多学生的读写热情。

  许家冲村以退休老支书李文洪、“峡江绣女”谢蓉、青年创业典范望华鑫等为骨干,建强“飞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用“土话”“大白话”开展主题宣讲,让农家书屋“红”起来。该村还将农家书屋的服务职能最大化,设置“四点半课堂”“七点半活动室”,为村里的留守儿童提供课后托管服务;常态化开展餐饮民宿(农家乐)营销管理、茶叶种植与加工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烹饪护理等热门就业技能培训,使每个村民都掌握了一两门实用技术或创业技巧,涌现出一批农家乐、民宿、电商创业达人。

  “后山书院自建成以来,每周二下午,木子店中心小学会组织一个班的师生坐校车来书院读书,已经形成了惯例。”细石岭村党支部书记毕红平介绍说: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后山书院举办读书晋级活动,表彰一批爱读书、会读书、用心读书的优秀学生。后山书院还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每年开展农民技术专项培训班3期,为乡村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致富“钥匙”。此外,书院还举办各类学习班、名人摄影、名人书画展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每年参观学习者达5000余人次。后山书院已经成了大别山深处的读书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