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跑题大会》:
跑的是题目换的是角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7-05
“见解未必深刻,角度一定独特。醉里挑灯看不见,马后炮中听奇闻……”节目创始人兼主持人潘采夫与嘉宾在东拉西扯间,讲述着《跑题大会》的定位。
继音频、视频、短视频与直播之后,播客成为如今正快速崛起的呈现形式。《跑题大会》借由播客这一形式,通过主持人与嘉宾谈天、侃地、聊人生串联起整档节目,主持人秉持着“想哪儿聊哪儿”的宗旨,一路“跑题”的风格受到广大网友的欢迎和喜爱。上线5年来,《跑题大会》入选“喜马拉雅头条口碑榜”前十名,平均单期播放量达80万+,全平台单期最高收听量达650万的成绩。
温度与态度兼顾
随着媒介传播形式的不断丰富,音视频节目越来越富有创意,也日益贴近当下网友的需求。《跑题大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把握时代脉搏,以新闻热点为主要内容,横跨社会、时事、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通过两个人的聊天对话,阐述自己对于读书、旅行、体育、艺术等众多日常话题的想法,让网友时而大笑、时而沉思,偶尔感动落泪。
其中,潘采夫与嘉宾聊到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的那期《说到罗永浩,两人吵了起来》非常有代表性。当然,他们并不是真的吵架,只是两人分别聊了自己认识的和心中的罗永浩,聊天中他们不仅引经据典,而且观点有破有立,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辩论,好是一番精彩,节目播出后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
创新的是形式,内容永远是真正的核心。《跑题大会》在注重声量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态度。如全平台收听量达650万的《山海情照进西海固》,主持人与嘉宾对谈追完《山海情》的感受,让网友感受到了这部剧的真正魅力;全平台收听量达310万的《唯有吹牛与歌单不可辜负》,主持人与嘉宾调侃他们正确率“高达”0%的英超预测,让网友看到了行业预测竟然可以如此“精准”;全平台收听量达189万的《老六*跑题:关于带娃我有六点体会》,畅聊了要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这个热门话题,让网友再次意识到教育问题的本质……纵观260多期节目可以发现,主持人与嘉宾的观点不仅不偏激、不中庸,而且有理有据、有态度。
从“读书系列 新书品鉴”到“影视音乐 艺术鉴赏”,从“朝代粉 历史解读”到“社会时评”,从“行业达人访谈录”到“地图Top 城市特色”,《跑题大会》的六大板块内容,不仅让网友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感受到灵魂的“健思房”,也让网友在有趣的东拉西扯、插科打诨间,找到看待事情的全新角度。
风趣和深度并存
针对热门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却又不刻意追求答案的所谓正解,而是俗人闲话,一派“多少天下事,尽付笑谈中”的随意,达到融信息传播、制造乐趣与辨析事理于一体是《跑题大会》最主要的特色。
潘采夫与嘉宾在《跑题大会》中突出了似友闲聚、谈笑风生的风格,以个性化的表达,关注时事资讯,传递民间话语,交流各自观点,诉说生活体验,分享聊天趣味。很多网友感叹:“交流也可以如此有乐趣。更重要的,这是一个可以带来欢乐的节目。”
《跑题大会》虽然有“活泼”“欢乐”的娱乐价值,但跟娱乐类节目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每期节目都是在“顽皮地对话”,但乐趣中不乏深度。网友“石心”留言说:“《跑题大会》是我每周的期待。感谢二位老师给了听众们那么多陪伴和安慰,而且让我们从中免费获得了很多知识和感悟。”网友“微光”表示:“我向来认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和职业,丰富认知水平和学习新内容是必要的,而《跑题大会》和背后一群可爱的人就像是一个宝藏。”
《跑题大会》的题虽然“跑”了,但独特的角度和深刻的见解却让人充满了期待。也许正如《跑题大会》听众群的群主所言:故事已经开始,你我身在其中。至于这艘船到底会驶向何方、甲板上会传来怎样的歌唱,朋友们,让我们一边尽情漂流一边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