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迟到的”光影之约依然精彩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6-21
本届上影节主会场排片表满满当当。
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上影节)于6月9日至18日在上海如期举行。受疫情影响,2022年的上影节延迟至今年,两届电影节的影片资源叠加,使得此次上影节展映影片格外丰富。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50部影片、1490场放映,让影迷在这个6月享受到了电影节的多样精彩。
关注现实问题 传递生活勇气
6月17日晚,本届上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获奖影片名单新鲜出炉。日本电影《658公里、阳子的旅途》获得最佳影片奖,该片主演菊地凛子获得最佳女演员,编剧室井孝介、浪子想获得最佳编剧奖。中国导演刘伽茵凭借《不虚此行》获最佳导演奖,该片主演胡歌与《第八个嫌疑人》主演大鹏共获最佳男演员奖。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角逐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中,回顾伤痛、抚慰心灵的“救赎”“疗愈系”影片占了一半。获奖影片《658公里、阳子的旅途》以远离家人独自生活的单身女性阳子为个案,具象了“宅文化”等伴随日本社会阶层下沉出现的青年亚文化,并探讨其缘由。中国影片《不虚此行》的主角靠写悼词为生,多次直面死亡后打开心结,坦然接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同时,还有英国影片《火种》、意大利影片《人生初日》、中国影片《寻她》、比利时影片《琴声诉忆》等,或关注生命的意义,或探讨“爱、家人、朋友、家、地点”等关键词对人生的深远影响。管中窥豹,足见世界回归正常秩序后,“治愈系”仍是当下很多影视创作的首选。
本届上影节上,不少导演也将镜头对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开幕影片《我爱你!》是一部聚焦老年群体情感的现实题材作品,导演韩延用两段临近生命尽头时的炽热恋情,诠释了“爱到老,爱不老”的动人时刻。无独有偶,由罗冬导演、周迅监制的《梅的白天和黑夜》同为老年情感题材,影片讲述了七旬上海阿姨玉梅寻找爱情的经历,全程沪语对白生猛有趣,被称作“老年版《爱情神话》”。
此外,《乘船而去》聚焦罹患癌症的老年人群体,呈现他们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面对生活的态度;《白日之下》则直面残疾老年人这一群体,影片取材自真实事件,以记者的视角揭露了一宗轰动社会的残疾人被虐待案。从这类题材电影中可以感受到电影人的使命感。中国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如何让老年人度过有质量的晚年生活,是关系亿万家庭幸福的重要问题。对电影工作者来说,社会需要这样关切现实、直面人生的作品,需要优秀的电影人用角色和真实人生,为观众呈现生活中的爱与担当。
中亚元素闪耀 多元文化辉映
参与到本届上影节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感受到其中的一大亮点便是浓郁的中亚特色,入围影片中,乌兹别克斯坦影片《星期日》最终斩获该单元最佳影片奖,哈萨克斯坦影片《奔逝》导演艾苏丹·塞特摘得最佳导演桂冠。事实上,在上影节影片展映的多个单元及“一带一路”电影周里,还能欣赏到来自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地的影片,类型包括故事片和纪录片等,多元电影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有效弥补了商业大片主导下市场机制的不足。
在今年“一带一路”电影周上,以“对话”为主题,展映了20部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新片。其中,《巴格达梅西》展示国际新闻之外的伊拉克平民日常,在这个被战争摧残过的国家,生活仍然在继续;《尤妮的婚途》用奇幻的叙事和视听呈现,叩问印尼新生代女性婚姻和个人选择等严肃现实议题;匈牙利电影《六周》在一部围绕着“领养”的通俗剧里,展现出一个女演员脆弱又充满爆发力的一面;墨西哥电影《时间定理》是导演用祖父母留下的档案影像剪辑而成的,用极为特殊且亲密的方式凝视着电影与时间的永恒主题;以色列电影《瓦莱里娅要结婚了》是一部张力十足的室内戏,将以色列戏剧的优势延伸在大银幕上……这些作品延续着“一带一路”电影周的风格和特点,把多样化的电影请进来,拓展国内观众视野的同时,也让影迷看到了更多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上影节期间,长三角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等地的观众还通过淘票票,购买“一带一路”电影周在当地的放映场次,观看了《且唱且珍惜》《安全领域》《起跑线》《瓦莱里娅要结婚了》《六周》《少年梦醒》等6部影片,市场反馈较好。
呈现科幻佳作 不断突破想象
从往届的“飞向月球”特别策划、“人类启示录”单元等,到今年的“科幻电影周”,上影节一直努力为观众带来一批批令人难忘的科幻佳作。今年科幻电影周的主题展映精心策划了“火星纪事”“经典回顾”和“全球新作”3个专题,共计11部展映影片。不仅关注世界科幻电影发展,也在着力呈现中国早期电影人对科幻电影创作的探索轨迹。
火星,是月球之外距离地球第二近的星球。2021年,“祝融号”火星车和“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将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与火星的距离。上影节此次推出“火星纪事”单元,《火星之旅》《火星女王艾莉塔》《无姓之人》《树房子》4部从1918到2019年的作品,作为想象火星的楔子,带领观众走向火星。“经典回顾”主题中的3部影片《珊瑚岛上的死光》《错位》以及《霹雳贝贝》在辰山汽车影院进行户外展映,呈现中国早期科幻电影重要实践的同时,也让影迷融入了夏夜观影的新方式。
“全球新作”精选了世界范围内最新完成的科幻电影。《两重身》呈现了一场堪称“规模最小”(两人之间)的“克隆人战争”,叩问当代社会中个体存在的意义,该片荣获2022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剧情片奖提名。《杨之后》根据亚历山大·温斯坦的短篇小说《对杨说再见》改编,以软科幻包装了人工智能在家庭关系中引发的情感联结问题。影片入围2021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荣获2022年圣丹斯电影节艾尔弗雷德·斯隆奖。
本届上影节科幻电影周还推出“未来引擎·科幻电影年度展望”,发布《749局》《群星闪耀时》《莫莉的冒险》《我看见两朵一样的云》及《明日生存指南》5部未来几年内值得关注的中国科幻电影项目信息,让全行业和世界观众看到,中国电影人在不断努力创造突破想象的科幻作品。
此外,“数字影视体验展——超感试验场”活动作为上影节的全新首创板块,“上架”了超30部数字影视作品,通过VR、AR等前沿视听技术,让影迷感受到科技让电影更美丽的动人前景。元宇宙概念也被应用在了今年的上影节,元宇宙体验路演中心吸引了近10万专业人士和普通影迷前往打卡体验。